大医院的医生下乡来(新春走基层·全面深化改革)-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大医院的医生下乡来(新春走基层·全面深化改革)

2019-02-15 11:08:05 人民网

  正月初十大清早,天气寒冷,空中还飘着蒙蒙细雨,宣玉放来到杨村镇中心卫生院,不出意外,见到了好多“老朋友”——都是长期在这里治疗的病人。

  宣玉放是安徽天长市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的医生。2018年初,根据天长市人民医院的安排,他每个月都会来杨村镇中心卫生院坐诊。

  记者见到宣玉放时,他正在卫生院新成立的针灸理疗室里忙活,宽敞的房间里,针灸、牵引、拔罐、按摩……在几张病床之间来回穿梭。

  他的“老朋友”们也很舒心。“我年前腰疼得都下不了床坐不了车,现在感觉好多了。”刚刚做完理疗的天长市小关社区居民郁宗富高兴地告诉记者。

  要知道,像他这种情况,以前想见到宣医生可不容易。杨村镇中心卫生院从前没有针灸理疗科,也没有医生进行治疗,身体不舒服了只能坐车到市医院。

  不过现在,有了宣玉放。

  “对于颈肩腰腿痛的病人,首先要强调的是休息,从村里到市里医院,来回坐车颠簸非常不利于病情恢复,更别说很多病人疼起来连车都坐不了。因此就近就医十分重要。”宣玉放说,“另外,一般病人都需要多次复诊。就拿针灸来说,很多病人需要10次甚至20次到卫生院治疗,有了针灸理疗科也能缓解病人经济上的压力。”

  为了彻底解决杨村镇中心卫生院缺医少药的问题,一年来,宣玉放和同事们一起建设了针灸理疗科,培养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还在市人民医院帮助下,更新了治疗设备。除了针灸理疗科,一年来杨村镇中心卫生院还增加了消化内科和胃镜室。“市里的医生到这里坐诊,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切实提升了我们的医务工作水平。”杨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方吉毅说。

  宣玉放介绍说,以前他在市人民医院坐诊时,因为基层医院实力不足,病人大部分来自农村。如果类似的常见病能在基层医院处理好,市里医院也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去。

  据了解,目前,天长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个医共体约620名医生正在进行多点执业,涉及天长市全部16个乡镇卫生院。

  “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的瓶颈逐渐暴露出来,虽然天长市的医共体建设逐步完善,但是基层医院对很多病症束手无策,也只能把病人送到市里的医院,对于病人的疏导作用有限。”天长市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张磊说,“所以,我们希望优秀的医生下沉,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技术水平,既能给病人提供方便,便于病人康复,又能合理控制市医院病人数量,真正让病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最好的治疗。”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5日 06 版)

编辑: 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