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气度精彩的世界合唱-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开放的中国气度精彩的世界合唱

2018-11-05 09:56:15 光明日报

  开放的中国气度精彩的世界合唱

  ——写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之际

  【聚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黄浦江畔,海阔天空流光溢彩;“四叶草”馆内,百国相聚万商云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一年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全球发出的邀约应者如云,获得世界喝彩。

  这是一个创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这是一个宣示,是站在改革开放40年新起点上,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这是一个践行,是中国主动搭建的世界经贸交流巨大舞台;

  这是一个承诺,是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让全体人民和世界人民分享发展红利的一个平台。

  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地标城市再次见证中国的历史性重要时刻。

  开放不止步,新时代高水平推进

  “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11月5日,世界进入“进博时间”,位于上海西部的“四叶草”展馆熠熠生辉,一场贸易盛宴正式开启,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昭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通过这扇门,中国走向世界;通过这扇门,世界与中国携手。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携带特色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国内外超过15万采购商踊跃而来;价值约2亿元的高性能直升机等新品“中国首发”……全球企业用热切的行动为中国扩大开放的宣示点赞,进博会展位一位难求现象折射着世界对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和赞赏。

  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脉络始终清晰,改革开放的脚步始终坚定:从低端到高端,从产品到服务;从“筑巢引凤”到“放水养鱼”;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7次提及“开放”,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规划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路线图。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宣布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强调“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随后一系列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举措纷纷落地: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通过自主降税使关税总水平从上年的9.8%降至7.5%;打造更好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宏大蓝图正在徐徐铺展。

  理念带来行动,开放带动变革。从2013年到2018年,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对中国的评价排名累计提高了50名。排名大幅提高的背后,是中国提升便利化水平、市场法治建设、民营企业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于能够在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畏艰险并不断开拓创新。”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中国坚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并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仅将积极推动中国发展,也助力全球经济提振信心。

  发展重包容,中国与世界分享机遇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进宝”手持四叶草,笑意盈盈地向全世界人民张开怀抱。中国又一次发出邀请,愿与世界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上海,聚焦进博会。

  “新时代,共享未来”,进博会的主题彰显这一盛会的重大意义。打造全球包容、开放合作、互惠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让世界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

  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对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购买力,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描述,中国的需求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制造业产出震动了世界一样。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14亿人的市场,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市场之一,进口额约占全球份额的1/10,连续9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二大进口国。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进博会,是全球企业与中国加强业务合作的大好机会。

  “中国消费者具备很强的购买力。进博会的举办说明中国在寻求与世界各国共赢发展。”叙利亚出口商联盟主席穆罕默德·萨瓦赫表示。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举办进博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大行动,是推动全球包容互惠发展的公共产品。中国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和全球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红利创造更多机会。

  放眼世界,世界经济蹒跚复苏,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全球发展面临不确定性。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围绕国际经贸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商共议、共谋发展,充分反映世界贸易各参与方的利益和诉求,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进博会由中国主办,各国参与,努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国际性平台,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进博会不仅是展示优质产品的机会,还为企业和政府、客户及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连接沟通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11月4日发布的中国购买力系列研究报告指出,从逐步扩大开放迈向全面开放新格局,首届进博会将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节点。

  进口再扩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在升级,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在不断上档次。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既是中国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开放促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作为。

  “中国市场正在经历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认为,“进博会是双赢的盛会,它带来更多商机,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

  从进博会的火爆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高通瞄准中国当下最热门的5G和人工智能产业,期盼在进博会上拓展合作,抢占商机;进博会对英国企业来说是个绝佳机遇;法国数家香槟品牌正期待通过展会打开更大的销路……进博会具有强大引力,满足中国消费升级的新需求,进入展会的产品都具有新、优、潮的特点,100多项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将登台亮相发布,还有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携特色产品参展,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赞比亚的蜂蜜、冈比亚的民族服装服饰、南苏丹的手工艺品、坦桑尼亚的蓝宝石等。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进博会进口优质产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优势。通过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正“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依托进博会,吸引全世界更多有优势、有特色、有竞争的商品,带来更多优质品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和差异化消费需求。

  “希望世界能看到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也通过他们的产品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指出,“进博会是中国对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欢迎世界各国来中国做生意。世界各国产品进入中国,将促进中国在产业上的发展。”

  “我们会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在中国进一步扩大投资和贸易合作,我们也将继续利用全球布局的优势,将优质产品输送到中国,满足中国人民对进口食品的需求。”丰益国际负责人对中国市场期望很高。

  “菲律宾企业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相信我们的产品可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长拉蒙·洛佩斯表示。

  “我们将在进博会上积极推介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产品。希望进博会成为我们寻找新合作伙伴和与现有客户交流的良好平台。”白俄罗斯科穆纳尔卡糖果厂厂长伊万·丹琴科说。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给世界无限期待和想象。中国以开放共赢为底色倾心搭建的大舞台上,将唱响精彩雄浑的世界合唱。

  (本报上海11月4日电 本报记者 张翼)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刊见5~7版)

编辑: 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