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32年:“兜”住稳稳的幸福-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社保32年:“兜”住稳稳的幸福

2018-09-25 06:10:03 中工网--《工人日报》

社保待遇提高了、参保覆盖面越来越广了、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了——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变迁】社保32年:“兜”住稳稳的幸福

开栏的话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辉煌的成就和生动的实践,印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成效之大有目共睹。从今日起,本报在《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推出四大系列报道:“行进”系列,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展现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变迁”系列,从地域、行业、企业、家庭等多角度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印记”系列,以“历史标识”为载体,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标志性事件和发展成果;“人物”系列,推出一系列先进代表和典型事迹,讲述新时代先锋模范的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张静今年55岁。退休前,她是河南一家集体企业的女工;5年前从原岗位退休后,她每个月领着2200多元的退休工资,在家含饴弄孙,生活很是惬意。

  “社保将改税征了?”最近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时,张静一边感慨劳动者退休后更有保障了,一边感激社保制度让自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1986年,她刚参加工作那年,正赶上了我国社保制度从无到有的节点。在此后的32年里,她又见证了社保制度的诸多变迁:从养老保险扩展为五险、从城镇职工推广到农村居民、从省际不平衡到中央调剂……

  退休这些年,她有一个感受越来越明显:社保待遇提高了、参保覆盖面越来越广了、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了。

  从777元到3300元:养老金连涨14年

  1986年10月,23岁的张静带着装有集体工招工表的个人档案,进入河南某地市粮食局招待所,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时,正处在我国保障制度巨变的当口。在张静入职前退休的同事,采取的是单位保障制。单位负责发退休金,一个月49.95元,每当有政策通知涨钱,单位就会拿着审批表,请当时的劳动局批准给退休人员涨工资。

  当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次提出社会保障的概念。同年,国营企业明确将打破“铁饭碗”,合同制工人的养老实行社会统筹,由企业和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

  “这是由单位保障制迈向社会保障制的标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

  此后数年,社保开始了探索性改革并初步建立制度框架。1991年,国家明确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而早在这两年以前,张静就因招待所经营不善,被分流到了当地的一家集体企业。1992年,张静所在的新单位被要求加入社保。当时在职者多,退休人员少,大家不理解,“我们自己的钱,为何要交上去?到退休时再去排队签字领钱,多不方便。”

  直到后来,张静和同事才体会到了参保的好处,“退休金由单位发改为社保发,不管单位经营咋样,都不会影响退休金的发放。”

  好处还不止如此。2005年,国家提出将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如今,我国已连续14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我一个同事当年退休时才领777元,现在已经涨到3300多元了。”张静说,以2017年为例,我国CPI涨幅为1.6%,养老金涨幅达5%。

  与养老保险改革同步的,是社保领域的综合改革陆续揭开帷幕。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的“加码”,让职工的社保待遇越来越好。

  11.5亿人持有社保卡:社保网络越织越密

  待遇越来越好,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了。

  2010年,50岁的孙师傅和老乡从老家陕西渭南到北京当环卫工人。签劳动合同、参加社保,这让他兴奋不已。之前在老家的中学打了几十年工,他从没听说过社保,不承想,年过半百时自己也有了社保卡。

  老孙能参加社保,得益于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它明确了企业应与工人(包括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仅提高了农民工的书面合同签订率,也提升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

  由于多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城镇职工才能享受到社保政策,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外。

  不过,改变早已开始。2003年,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开始试点;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2009年,国务院决定开展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的不断出台,如今社保已经实现了对所有居民的全覆盖。

  不仅全覆盖了,还更加公平了。2014年,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吹响合并的号角;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将实行与企业一致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全面整合,看病报销再也不分“城里人、乡下人”……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2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5亿人。一个覆盖超10亿人群的社保网络越织越密,“兜”住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如今,临近退休,孙师傅开始考虑把社保转回陕西老家。根据规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真是太便利了。”孙师傅感叹道。

  多项措施助推“可持续”:未来有了多重保障

  在孙师傅高兴的同时,张静却有一些担忧。

  社保“家底”不厚实、养老金有缺口、个别省份收不抵支……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张静就心生疑惑:养老金还能按时发放吗?

  百姓有所忧,国家有所为。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为了让社保制度和养老金支出始终走在“可持续”的道路上,一揽子的措施与政策正在推出。

  2017年,国务院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明确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给养老金‘输血’,给职工吃了颗‘定心丸’,将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支出压力。”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

  不仅如此,我国还先后推进养老金投资运营,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努力提高参保率、壮大基金规模。

  不久前,在上海从事保险工作的女儿告诉张静,公司今年给员工建了企业年金,让她觉得以后养老有了“双保险”。

  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正在上海试点,张静鼓励女儿多多了解,乘政策东风为以后的日子增添保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丹青)

编辑: 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中工网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