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市退伍标图员吴洪甫——“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河北邢台市退伍标图员吴洪甫——“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图)

2018-09-06 04:49:53 人民日报

吴洪甫(左五)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英雄故事。

  资料照片

  种着几亩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吴洪甫是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槐窝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退伍老兵。

  虽然头发已花白,但吴洪甫讲起第一次参与击落“U—2”飞机的过程,依旧热泪盈眶,“别看过了几十年,平时我也不怎么向旁人提起,可那些事我还记得住、记得清。”

 精准测算,击落敌方“U—2”飞机

  吴洪甫1959年12月参军,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服役,其间担任标图员,具体负责导弹的发射定位工作。他刻苦训练,认真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为了技术标兵。

  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由平漂岛上空窜入江西省鄱阳湖上空,进入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火力范围。

  “发现目标!”听到指令,负责导弹发射定位工作的吴洪甫快速测算数据,准确地把“U—2”高空侦察机的航迹标在标图板上,并上传给指挥部。

  随着二营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三发导弹直冲云霄。

  “轰”的一声巨响,爆炸声传来,敌机瞬间便被击落。

  这是我军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因此次完成任务成绩优异,吴洪甫荣获提前晋衔一次。

  “第一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后,再想成功击落就困难了许多。”吴洪甫说,敌方在飞机上安装了对付地空导弹的预警装置——“第12系统”,当地空导弹部队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目标飞机时,敌方预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此后“U—2”多次绕过地空导弹营的火力网。“这也意味着要想击落飞机,标图技术的要求更高了。”

  “按科学理论推断,把所有参数准确发送给引导技师,正常运作时间最短也要18秒。”吴洪甫说,但针对新情况,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专门设计出“近快战法”,把参数测算时间由之前的18秒压缩到8秒。

  “练!”吴洪甫和战友们经过500多次的开机试验,不断测算和推演,进行技术攻关。一旦得到空情信息,敌机航迹瞬间就可准确地标在标图板上。终于,吴洪甫和战友们以3秒钟的超极限时间把所有参数准确发送给引导技师,让敌机插翅难逃。

  1963年11月1日,吴洪甫和战友们再次用精准测算的数据引导成功击落敌第二架“U—2”高空侦察机。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吴洪甫等人个人一等功、二营全体官兵集体一等功。二营也被授予了“英雄营”荣誉称号。1964年7月23日,吴洪甫和其所在的导弹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这张合影一直挂在吴洪甫家客厅的墙上。“这是我最宝贵的珍藏。”吴洪甫怀念地说。

1 2 共2页

编辑: 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专题

    晋江经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