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未名水 胸中黄河月——写在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之际(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眼底未名水 胸中黄河月——写在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之际(图)

2018-05-03 04:49:26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北大西校门。

  许渊冲接受采访

  图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

  5月2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向全国各族青年、向全国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2018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120年前1898年,戊戌维新时期,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从此与中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燕园情》歌词中所唱到的:“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燕园情,千千结

  季春时节,北大校园鲜花盛开,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在与总书记座谈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宋玺,对总书记扎根基层的人民情怀印象尤深。之前,她就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源泉。通过总书记的讲话,她深刻地感受到:“大学生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架空自己,否则,就没办法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来自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的王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中难掩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到总书记!一开始内心很紧张,但总书记一直面带笑容,和老师同学们亲切握手,整个氛围特别轻松。”

  “这是我第二次握到总书记的手!”新媒体研究院2016级研究生邓筱激动地告诉记者,“仿佛见到了久违的长辈一样。”2014年5月4日,还在北大读本科的邓筱就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师生座谈活动,第一次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总书记一直鼓励青年去基层,希望我们能走在时代前列,与国家的脉搏同跳动。”从那时起,总书记的话一直萦绕在她心头,激励她将社会责任与人生选择紧密相连。如今的她即将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对我来说,参加基层工作能最直接、最深入地了解国家基层治理。”邓筱说道,“要让自己的才干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梦想,每一代北大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北大校庆前夕,记者寻访不同历史时期毕业的多位北大学子,回望一段段与北大有关的峥嵘岁月,去了解一个民族的信念、精神、梦想,去汲取千千万万中国青年前行的力量。

1 2 3 共3页

编辑: 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