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24小时值班备勤 始终保持战备状态
中工网客户端北京11月6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11月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了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内部协调联动机制。
申展利介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要是由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组成,在应急管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指挥。在备勤上,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有着完善配套的预警机制,各级共享灾情预警预报信息,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始终保持战备状态,必要时会提升战备状态,前置执行力量。
在响应上,驻地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果接到群众事故或者灾害报警,或者是接到地方政府事故灾害信息通报和处置需求的指令以后会立即响应,接报的灾情信息会在第一时间汇聚到各级的指挥中心,实行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在指挥上,实行垂直管理、逐级指挥,发生重特大灾情,也可以实行扁平化指挥,适时派出前沿指挥部靠前指挥。在协作上,分区域按照预案进行协同作战,事发区队伍进行先期处置,周边的队伍做好增援准备,按照力量调动的权限和就近用兵、足量用兵、成建制用兵的原则,分批次、跨区增援,确保第一时间投入足够的力量。
当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员共同参与灾害救援处置的时候,统一接受当地联合指挥部集中指挥,两支队伍内部会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共同领受任务,联合开展行动。这是我们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内部的协调联动机制。
这支队伍与部队和武警经常也会协调联动,当重特大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需要多种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与。通常情况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作为主力军、国家队,负责主要方向或者主攻任务,军队和武警部队是抢险救援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专业救援队伍是骨干力量,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是辅助力量。各类救援力量在灾区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军队、武警部队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员会加入到指挥机构,其他救援队伍的指挥员会加入指挥机构的编组,共同参与会商研判、联合决策,依据灾种和专业优势进行科学分工、明确任务。救援行动中,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整体救援合力,确保救援行动能够有力有序有效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