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试点“桶长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部委

沪郊试点“桶长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018-09-26 09:09:19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9月26日电(记者李荣)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举措。作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之一的沪郊奉贤区发布最新消息,这里正试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桶的三级“桶长制”,让垃圾分类理念和做法在农村真正落实。

  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人说,在此次试点的三级“桶长制”中,“一级桶长”由村委会班子成员和有关分管干部担任,每人划片包干一个责任区,然后对责任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总体监督指导;“二级桶长”为责任区内的党员和志愿者,按照就近原则,结对若干村民住户,直接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三级桶长”为垃圾收运保洁员、分拣员,干、湿垃圾桶的桶身上贴上收集员的名字,分类收集的成效一目了然。

  上海奉贤是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之一,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过程中,首先统一分类标准,农户将垃圾按“会烂”“不会烂”进行一次分类,村级分拣员对农户未分类彻底的垃圾按“会烂”“不会烂”进一步分拣,在此基础上对“不会烂”垃圾按“好卖”“不好卖”进行二次分类。“会烂”垃圾在村里按就近原则,通过农村农业垃圾处置设备处理;“不会烂”垃圾则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模式进行处置。

  目前上海奉贤已为每户农户统一配置干(不可腐烂)、湿(可腐烂)两分类垃圾桶。在村委会、老年活动室、健身点等公共区域,根据垃圾量大小配置120升或240升“干、湿、可回收、有害”四分类桶。村配置干湿两分类收集车、分拣点、农业垃圾处理站;镇配置分类转运车、生活垃圾移动压缩站、湿垃圾处理站。

编辑: 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中工网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