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张悦悦:英国大学的国际化
张悦悦//m.auribault.com2014-10-1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每年秋季学期之初,我都会习惯性地到中国超市囤积很多食品。原因倒不完全是为了应对平日教学的忙碌,而是因为随着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增多,每年学生刚返校或报到的时候都会伴随食品购物高峰,中国超市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季节性”断货。这大概是高校国际化一个最直白的体现了。不过欧洲高校近年的国际化可不仅仅体现在国际学生的涌入,也体现在欧美学生逐渐兴起去东方的留学之旅。这多少得益于亚洲的大学在世界大学的排名稳步升高。所以我偶尔也会想或许德国、加拿大等各国到中国的留学生在中国购买本国食品的时候,也逐渐会和我有相似的“囤积”逻辑吧。

  亚洲经济及高教的兴起不仅使年轻人对“留学”的需求有了转变,其实对欧美高校对何为“国际化”及其功用的认识也有微妙的变化呢。我常常觉得我所在的肯特大学的国际化是个有趣而又挺耐人寻味的例子:从很多角度讲,这似乎是个和“国际化”搭不上边的大学。比如其主校园不仅并非身处大都市,而是建在绿树环绕在英格兰也算作“农村”的山坡上。这个大学最早是肯特郡政府为了解决本地年轻人入学而建立的,从学校历史上讲是个地方大学,其实即便是国际学生与日俱增的今天,大部分学生仍然来自英格兰东南部。而且对于我这个“老外”来说,吸引我的是它还属于少数依旧延用英国传统“书院联邦制”的大学,即大学由几个相对独立的书院组成,每个书院除了提供宿舍设施之外,还承担部分社交团体的功能。简单地说,这是个本土得不能再本土的英国大学。

  不过这个“地方”大学却颇有眼光,在其不到半世纪的发展中,一直强调国际化,只不过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个“国际化”仅仅是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地处英国的欧洲大学”而已。但欧洲化确实在过去50年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和欧洲一百多所高校建立各种合作和联合培养项目之后,这个没有显赫的历史背景,没有专项投资,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居然一跃成为英国前20名的“一类校”。

  明年是这个大学建校50周年的校庆,各种系列庆祝活动陆续进入准备阶段。如果说欧洲化使这所大学挤进了世界年轻大学的100强,那么下一个50年,这所大学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呢?肯特大学的校长决定从拜访中国的高校开始!虽然学校和中国已经有百余项项目合作,但这远远不够。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不仅仅是跨过“输出”其研究成果或单纯吸引来学习的亚裔学生而已,还要建立更为深层次更稳固的跨国合作,优势整合,增进其在亚洲尤其在中国的认可度。你看依旧是“国际化”,开启的却是另一个篇章。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