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关于新常态下广西发展的思考
叶乐阳//m.auribault.com2014-11-27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和7月先后两次提出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关于新常态的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审视新时期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科学判断,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完全符合广西发展的客观实际。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研究新常态,强调要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谋划好广西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新常态源自两个方面。第一,源自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形势导致呈现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同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带有长期性趋势,成为一种新的常态。第二,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自觉营造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党建、外交等方面趋势性的新常态。从这两个方面来认识新常态,对于我们理清思路、认准方向、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笔者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就新常态下广西发展问题谈些观点和建议。

  1

  新常态需要新思维

  这里所说的新思维,就是对新常态下广西如何发展要有新的思考,把握新常态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特征、结构、动力等相关因素,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当前,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征,分析研究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是用新思维思考广西如何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新常态下发展的方式发生变化。从发展方式看,粗放型外延增长正在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但无可讳言,发展是建立在传统粗放、不平衡、不协调基础之上。在新常态下,这种粗放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质量和效益并重、生态文明和民生福祉并举成为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长期发展态势,也是广西经济社会良性成长进步的内在要求。

  新常态下发展的速度发生变化。从发展速度看,两位数高速增长正在向个位数中高速增长转变。广西GDP 20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快速提高了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新常态下全国经济增速呈下行趋势,广西发展也到了换挡放缓、转轨变型关键时期,要使实际增速更为适度,确保发展质量更好、更具可持续性。

  新常态下经济的结构发生变化。新常态下广西结构调整任务紧迫而艰巨。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城乡结构需要优化,区域结构需要优化,消费需求结构需要优化。

  新常态下发展的动力发生变化。从发展动力看,要素驱动正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过去的发展中,广西过度依赖要素驱动,新常态下仅仅依靠要素驱动的路子已不可行,要更多地依靠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让这些要素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2

  新常态需要新战略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关乎战局。新常态下广西发展的战略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优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思考战略选择。

  一是广西发展整体战略思路的调整,要立足于契合广西区情,实现以“提质增效”为内核、有目标靶向的“赶超跨越”。

  从整体战略思路来看,过去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一直以速度、总量为取向谋求“赶超跨越”,把提高速度、扩大总量放在核心位置,由此制定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虽然在追赶过程中扩大了经济总量,但同时付出了巨大代价。从广西GDP在全国位次变化情况看,以速度、总量为取向的“赶超跨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总量还是人均并没有真正实现“争先进位”赶超目标。新常态下,广西整体发展战略思路调整势所必然。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在新常态下广西发展的整体战略思路应由“赶超跨越”向“提质增效”转型,并在对以往实证数据对比分析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测算出2015—2020年广西GDP增速的合理区间应为8—10%.笔者认为,广西GDP增速定在8—10%的区间,有一定的宏观调控弹性,是合理的。至于广西整体发展战略思路的调整转型,应该把握三层内涵:其一,战略思路的确立必须立足于广西后发展欠发达区情,设定合理增速区间,如前所述,广西未来6年GDP增速可设定在8—10%;其二,广西区情决定了仍然需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但它必须是在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总体经济实力以及不断变化的相关因素允许和能够支撑的前提下,好中求快,能快则不要慢;其三,要追求以“提质增效”为内核、有目标靶向的“赶超跨越”,即针对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全面“提质增效”,不强调盲目追赶,而对基础较好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技术领域,则应锁定目标靶向,力求“赶超跨越”。

  二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化,要着眼于制造广西“动力核”,实现以“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导引下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总体战略引领下,广西从自身区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及时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广西加快发展。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缺乏经济增长极等等,仍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面对的难题和短板,要通过调整优化战略在发展中加以协调解决。去年以来,自治区提出“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实行“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双核驱动”战略着眼广西全局,意在制造动力,谋划分区突破,标志着新常态下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化提升。其战略意义在于:做足“海”的文章,打好“江”的主意,一海一江,共融共长,一纵一横,合纵连横,在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打造出两个乃至多个动力核,同时统筹兼顾左右江革命老区加速发展,强力推动广西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两个建成”目标实现。“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符合广西实际,反映了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3

  新常态需要新动力

  若要保持GDP增速在8—10%的合理区间,对广西来说,压力和挑战同在,动力和潜力并存。要做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的大文章,形成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

  一是深化改革添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广西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从问题导向出发,当前要通过改革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该放的权力要一放到位,打破行政壁垒、低效审批、流通迟滞、部门掣肘、瓶颈制约,逐步建立起精简法治服务高效的有为政府、开放统一公平有序的有效市场,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最近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审批制度改革、北部湾同城化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方案,是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举措。

  二是扩大开放激活力。广西是民族地区和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自治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使广西具有很大的开放空间和很强的内在活力。要抓住、抓紧、用好这些重大机遇,全方位、多向度、宽领域、深层次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加发展动力。

  三是创新驱动挖潜力。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极为迫切,而创新能够给转方式、调结构带来强劲的、持久的动力。为此,要依靠创新驱动,抓紧制度创新,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激励企业创新,以激发企业活力;鼓励全社会创新,以催生和发展中小企业。

  4

  新常态需要新突破

  新常态下既有调整转型的阵痛,又有发展突破的机遇,我们要改革攻坚、调整结构,尽快在影响广西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领域上实现新突破。

  要在优化企业生存环境上有新突破。没有企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广西的大发展。要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聚集以企业为主的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广西发展进程。

  要在打造区域经济“双核”上有新突破。北部湾经济区经过快速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西江经济带各市纷纷抢抓机遇,也有了很快的发展。但与发达省区甚至内陆省份相比,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仍很大,带动辐射能力很弱。要在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区域内瞄准重点领域,选择重点项目,实施重点突破,坚定不移打造区域经济动力“双核”,提升广西整体竞争力。

  要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上有新突破。面向东盟寻求开放合作突破点,积极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与东盟国家加强园区合作、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面向粤港澳寻求开放合作突破点,依托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产业合作示范区等,展开全方位合作;面向西南中南腹地寻求开放合作突破点,务实建设新的战略支点,使广西真正成为便捷高效的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

  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互联互通瓶颈,实现区域交通、物流无障碍,促进江海互联、跨国互动、优势互补。

  要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调整区域经济结构,高度重视区域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工、资源合理配置;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完善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调整重点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工业企业尤其是千亿元支柱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优先,以创新为动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

  要在产业园区先行先试上有新突破。新常态为园区发展带来新机遇,要以打造千亿元园区为重点,加快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一体化建设,尤其要大胆先行先试,统筹推进试验区和保税区等国家、自治区、市、县各级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在依法行政、土地开发与管理、外向型经济管理、投融资体制、人才管理机制等领域进行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要求的园区管理体制。

  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有新突破。现代服务业是我区经济结构中的短板,也是大有可为必须突破的领域,尤其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突破点很多,发展的潜力很大。

  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新突破。我区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要舍得对这些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谋求重点突破。

  5

  新常态需要新业态

  纵观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并对相关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催生一些新的经济形态或业态。经济新形态新业态往往带来革命性变化、爆发性增长,广西腾跃发展必须依靠经济新形态新业态。

  对广西来说,经济新形态新业态征兆已现。2014年一季度我国已有104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柳州市、桂林市、贵港市、柳州市鱼峰区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在物联网、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将成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智慧城市建设加上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市创意产业的谋划,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成为广西经济新形态新业态的萌芽。精心培育这些幼苗,促其尽快成长为经济增长栋梁,既是我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新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区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必由之路。

  6

  新常态需要新人才

  新常态对领导干部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种人才的素质、能力、学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广西急需凝聚、培养、使用三类人才。

  一要大量引进创新性企业人才。创新性企业人才往往能够带来新的理念,带来项目、技术、资金、团队,对于这类人才要引得进、容得下、看得重,让他们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玩得转、留得住、干得欢。

  二要大举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要更加重视广西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前瞻的眼光投资人力资本,培育劳动力市场,培养大批各个门类的专业技术工人,这是保持经济增长持续动力的基础性、根本性措施。

  三要大力任用开拓性领军人才。新常态下,相当一部分干部手足无措,老的办法不灵,新的本领不会,难以把控、驾驭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因此,要更加重视各级党政领导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在现有条件下把政治上坚定清醒、方向上把得准确、思路上拎得清楚、理论上说得明白、举措上拿捏得当的才俊,优先任用到关键领导岗位尤其是党政主官岗位,让他们担纲领责、主政一方,为广西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开疆拓土”、贡献才智。(作者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