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不可遗落的非遗——饽饽磕子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山东青岛:不可遗落的非遗——饽饽磕子

来源:中工网
2024-05-31 09:40

中工网记者 宋新雨

5月30日,记者走进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观青岛饽饽磕子博物馆。

饽饽磕子是制作面塑的模具,学名称作“果模”“食印”“面膜”。饽饽磕子在全国各地都有,山东、山西、江浙、福建、广东等地最为普遍,多用梨木等果木制成,也有石制、陶制、瓷制、锡制的。

饽饽磕子最初主要用于制作祭祀的供品,后应用于春节、七夕、中秋、结婚、生子、结婚、上梁等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

饽饽磕子是青岛人对它的亲切称呼,其工艺独特、图案繁多。青岛饽饽磕子制作技艺已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1

图为民国时期的年年有余磕子和金玉满堂磕子。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图片2

游客在参观七夕、中秋有关的饽饽磕子。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图片3

图为博物馆内展示的春节、二月二有关的饽饽磕子和相关知识。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图片4

图为锡制供果磕花。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图片5

图为饽饽磕子博物馆的“千帆竞发”展台,由面花、衍纸花、艺术插花等组成。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