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公布人口“成绩单”,你pick哪个城市?
日前,主要城市2023年人口数据陆续揭晓。最受关注的26座万亿GDP城市,除深圳、长沙、青岛、烟台等少数几座城市外,都已公布了2023年的人口“成绩单”。哪些城市人口增量高?那座城市最吸引人?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万亿城市人口继续“膨胀”
万亿GDP俱乐部城市,整体表现依然非常突出。已公开数据的城市中,除重庆外,常住人口较上一年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合肥人口增量高居第一位,达到了21.9万,也是目前唯一增长超20万的万亿城市。根据住建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合肥城区常住人口已达641.77万人,正式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合肥之外,郑州、杭州、成都等多座万亿城市的人口增量也均超过了10万。结合往年的数据看,它们也基本都是人口持续增长的排头兵城市。
2023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13.5万,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人口增量排名第一。并且,凭借常住人口多年来的持续增长,成都与常住人口第三城北京的差距缩小至50万人以内,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人口第三城”。
2023年,21座万亿城市常住人口共增加了139万。而由于在产业、城市能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万亿城市常住人口继续增加的势头预料还将延续,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将为城市产业发展、城市能级提升等带来更厚重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线城市集体“转正”
在万亿城市中,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变化,具有更突出的风向标意义。
2023年,目前公布的三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增长都集体转正。深圳常住人口预计也将大概率如此。
其中,上海增加了11.56万,在已公开数据的三座一线城市中位居第一,在万亿城市中也排到前五。同时,这一成绩也创下了多个新的突破——常住人口同比增幅0.5%,是上海自2015年以来的新高,也是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人口长期调控目标后,上海人口增量上首次超过10万人。
省会城市势头强劲
当然,观察万亿城市的人口表现,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尽管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由负转正,但二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成为人口增长“主力军”的局面仍未改变。如人口增量排名前列的合肥、郑州、杭州、成都等,无一例外都是省会城市。并且,2023年省会城市常住人口几乎全部增加。其中,此前已公布数据的18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就增加了120万。
这一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与过去几年盛行的强省会战略直接相关。如安徽就明确提出,支持合肥发展就是带动全省发展;另一方面,也与不少省会城市在客观上所具备的庞大人口腹地有关。像2023年人口增量升至全国第二的郑州,对应的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拥有超2000万常住人口,并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成都,所在的四川省的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也就是说,这些人口增量靠前的省会城市,本身都有着全省人口基本盘的优势。
东部回流加剧
跳出万亿城市来看,2023年常住人口的变化分布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东中西的分化更加显现,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回流之势加剧。
比如,2023年能够保持人口增长的省份,除贵州、新疆外,其余基本上都是来自东部地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常住人口全部减少,减量合计超过120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广东、江苏这三大东部省份的人口增量合计达110万。
这样的人口变化,既有着过去几年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但在根本上,还是由不同区域间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所决定的。
人口变化三大特点
总结来看,2023年的人口变化,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在全国总人口连续2年减少后,能够继续保持常住人口增长的省份,已屈指可数。
二是,省会城市人口继续膨胀,“强省会”战略的作用在人口变化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三是,人口向大城市,特别是以GDP万亿城市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经济大城集中,将进一步加速。这与宏观政策强调的,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同时,《工人日报》小编注意到,有统计发现,越来越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再只盯着一线大城市,转而将目光转向小城市,掀起一股回县城就业新潮流。
谁回到了县城就业?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2018-2022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对近五年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统计发现:应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县城就业比例明显上升,从2018届的20%上升到2022届的25%,增长了5个百分点。
其中:
男生从2018届的19%,上升到2022届的24%;
女生从2018届的22%,上升到2022届的27%。
而在对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就业地(2016届、2017届合并计算)继续进行跟踪统计发现:回县城工作的本科生中,近六成(59%)是毕业五年内一直在县城工作;约四成(41%)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来到县城就业。
县城工作收入水平如何?
回县城安居乐业的背后是县城工作收入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在县城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已从2018届的4640元,上升到2022届的5377元,而就业满意度也从2018届的67%上升到2022届的76%。
他们偏爱哪类工作?
2022届本科生在县城就业比例最高的两大行业类:分别是教育和政府公共管理。
其中,“教育类”就业占比为23.6%,“政府及公共管理”就业占比为14.9%,相较于全国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这两大行业类的就业占比,分别高出10.6和8.1个百分点。
基于以上统计数据,麦可思研究院分析认为:相较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毕业五年后在县城就业的大学生,尽管在升职加薪方面不占优势,但有更多机会进入体制内工作,工资不高却稳定、离家近,县城工作生活更具有性价比。
稳定工作带来幸福感
“如果我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很可能坚持不到一年还是会回来。”陈女士说。
陈女士在家乡广东省连州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连州属于县级市,陈女士平时做一些收发文件、写稿、报送材料的文字工作,节奏不快,加班也不多。
陈女士慢慢发现,大城市的繁华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对她而言,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为她带来很高的幸福感。父母朋友都在身边,工作不忙,通勤时间短,生活成本低,这给了她很多时间探索生活。她所在的地方到广州只要三个小时的车程,陈女士周末也常会去广州玩。“这让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和大城市里的生活脱节。”
压力小了很多
本科毕业后,赵女士回到家乡所在的县城,进入一所私立中学当老师。工作四年的她,现在已经成为了年级语文组长。“工作比较忙,但是真开心。”
赵女士称,她所在的这座位于河北的县城,很多私立学校还是比较缺老师,县城私立学校会给出更优厚的薪资待遇。“现在我每月有6000多元,在大城市可能不算多,但在家乡可以过得很滋润,而且相对于大城市的工作压力,我这里相对还是要轻松很多。”
县城不仅吸引年轻人回流,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也火了!
景区门票订单量暴增151%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超过一半,下沉旅游市场表现突出。
在北京工作的王纪宁,4月初就开始计划“五一”假期的旅行,经过反复比较,他选择了更有性价比的旅游目的地——江西婺源。王纪宁告诉记者,相比较往年制订的严密出行计划,今年“五一”假期规划更加松弛,也更随意,价格也更加实惠。
记者了解到,与清明假期中短途旅行不同,“五一”假期中长线旅游成为主角,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达到56%,其中不少游客选择下沉市场作为旅游目的地。天水、徐州、淄博、合肥、南昌、迪庆、景德镇、石家庄、烟台、黄山等城市成为目前“五一”假期酒店预订增速最快的城市。与此同时,县域旅游也带来了旅游市场新增量。
某在线旅游平台公共事务部总监刘月表示:“县域市场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例如福建平潭、江西婺源、河北正定等,都是热门的县域旅游目的地。”
(综合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自红星新闻、麦可思研究院、央视新闻等)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