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经济观察】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北梦原
2020-06-05 07:25:3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连续发布3份文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强调直达实体经济,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受到各方热切关注。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瞄准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人民银行计划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预计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

  另一项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则锁定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预计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此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新表述,各界猜想不断。但新表述针对的乃是老问题,如何“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仍是政策的首要目标,市场对此已有预期。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在疫情影响下,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得到解答。日前,由全国工商联、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多方发布的《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显示,疫后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的资金压力加大,资金需求突出,但绝大部分“扶一把就能活”。

  那么问题来了,政策该怎么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融资政策引导、金融监管考核、中小金融机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科技以及企业信用环境等多个层次上不断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明显增强,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路径也逐渐清晰:中小微企业喊渴,需要改善流动性;但要真正解渴,要关注结构性。

  回顾近一年来的货币政策,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定向中期贷款便利(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使用日渐频繁。而其结构性特征主要就体现在每条都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

  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工具,在强调精准性的同时,突出政策的“直达性”:激励更加直接、引导也更加直接。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在解读新政策工具时强调,这是“在特别时期的特别监管政策安排”“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都应该明确,货币政策工具总有到期的一天,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却没有尽头。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两项新货币政策工具亮相的同时,人民银行还发布了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的政策推动。这也让市场看到,“扶一把”不会止于当下,将会长久坚持下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