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亿美元,印度继续发力手机制造-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66亿美元,印度继续发力手机制造

董沛
2020-06-04 07:14:3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已是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的印度,还想将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据外媒消息,当地时间6月2日,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项旨在激励电子制造业的计划,首批将选择5家国际手机生产商和5家本土制造商给予投资或扩产激励。

  3月19日,在印度新德里,市民手持手机观看印度总理莫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 新华社发 (贾韦德·达尔 摄)

  为完成这一计划,印度政府将提供价值约5000亿卢比(约合66亿美元)的财政激励和配套设施,以吸引全球智能手机和相关零部件厂商到印度投资。

  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称,对于生产电子元件、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厂商,印度政府将提供25%的资本支出财政激励。此外,印度还将为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易用的配套设施。

  该部部长拉维·山卡尔·普拉萨德毫不讳言印度的“野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让印度成为全球手机制造中心,并使手机成为印度最大的出口商品,同时还将创造约50万个就业机会”。

  早在2007年,还是诺基亚、爱立信如日中天的时代,印度的手机行业开始走上了创业路,而几乎每个能够在市场存活一段时间的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的背后,都有来自中国深圳华强北供应链的支撑。

  到了2014年,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不断进步,印度全国的手机制造商却仅剩两家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手机市场未来广阔的前景不言而喻。

  而中国的手机制造业,这时也已经来到了能够正面硬扛国际一线品牌的时代,一大批嗅觉灵敏的中国手机厂商看到了印度未来庞大的市场机遇,小米、vivo、OPPO等中国手机企业陆续来到印度。

  其中,小米凭借着在线闪购的良机,迅速得到印度市场的认可。2017年四季度,小米超过三星成为印度市场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并随后连续霸占榜首11个季度。

  但与此同时,印度政府逐步提高手机进口关税。2017年12月,印度将手机关税从10%提高至15%,短短4个月后,又从15%提高至20%。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等中国公司先后在印度开办了制造工厂。据统计,2018年,中国公司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一半。

  在中国公司的积极参与下,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019年的出货量达到1.58亿部,同比增长7%,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同时,印度手机及零部件制造厂达到268家,其国内销售的手机95%以上都是产自本国工厂。

  5月31日,2020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前五名揭晓,中国的小米、vivo和OPPO分居第一、第二、第五名,三星只名列第三。

  想做世界手机制造中心的印度,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未来有没有可能超过第一名中国?恐怕有不小的难度。

  目前,印度本土的手机市场近于饱和,未来需要靠强劲的出口来保证产能的增长。如果顺利实现目标,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预估,到2025年,印度产的智能手机及元器件价值将达到10万亿卢比(约合1330亿美元)。

  而反观中国,正迎来5G换代的高峰,国内市场就非常庞大。有机构估算,到2025年,在5G的带动下,中国的手机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40亿美元)。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 正视“钟美美”神模仿老师背后的真问题

    来自黑龙江鹤岗的男孩“钟美美”因为神模仿老师一度引发关注,近日却大量下架模仿老师的视频,传言称他被约谈。

  • 仝卓坑爹,谁给他递的铲子

    近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歌手、演员仝卓在直播节目中自曝高考时将“往届生”改为“应届生”一事持续引发人们关注。有网友质疑,仝卓的父亲、山西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仝天峰或参与此事件。

  •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铁路已从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见证这样历史性的变化,我很骄傲!

  • “复读改应届”的艺人,有关部门不妨去查查

    自从有了微博热搜,有的艺人是求之不得,而有的艺人是避之不及。近日,《声入人心》第一季出道选手仝某因为一场直播,猝不及防就“火”了,不仅登上热搜,还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他在直播中与粉丝聊起高考话题时,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