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高空救人者一套房,让温暖和善意延续-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奖高空救人者一套房,让温暖和善意延续

樊树林
2020-05-26 07:09:5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日,四川自贡一名女童独自在家时翻身到自家6楼窗户的外侧,空调安装师傅胡先生徒手爬楼将其救下。日前,胡先生被所在公司嘉奖价值60万元的房产一套。(见5月24日《新京报》)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胡先生在陌生人处于危难之际,不顾自己安危勇敢冲上去,让城市充满了脉脉温情,为社会道德风尚的向好向善赋予了能量。如果说救人属于人性美的释放,那么公司嘉奖其房产无疑更具有“好人得好报”的标杆价值和引导意义。

  “高空救人获奖房产”成为热度话题,让人想起《子路受牛》的故事:子路曾在河里救起一个人,这家人送他一头牛酬谢,子路真的收下了。人们知道后纷纷嘲笑他作为孔夫子的亲传弟子,竟做出这贪财的行为,而孔子却夸他做的对,起了表率作用——以后大家都愿意救人了。

  胡先生的奖励是实实在在的房产,这对公众而言无疑会形成一种激励,在许多人心中种下一颗“善因善果”的种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需要抱团取暖,需要用爱心相互慰藉。”当前,很多人缺少应有的交流和信任,甚至不少人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老人倒了不敢扶”“见死不救”等事件一次次触动着公众的神经,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个别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如果不能突破这种困境,势必会给社会造成“好人未必有好报”的负面影响,社会道德感和安全感也会因此产生危机。

  见义勇为不能只在道义上支持,而应多一些实惠奖励,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完善有关见义勇为的法律法规,健全见义勇为的长效救助机制,拓宽募资渠道,壮大和发展见义勇为基金,让见义勇为者得到应有的尊崇和奖励。正在审议中的民法典对见义勇为也作出了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从法律层面减少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一座城市是否美丽,不仅在于美轮美奂的建筑,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于每一个社会主体释放出的爱心、善意、努力和担当。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