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一路快跑,视频会议软件“出圈”-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市场观潮】一路快跑,视频会议软件“出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2020-04-07 07:25:1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3月31日,一则有关“联合国选择了腾讯会议”的新闻引来不小的关注度。

  当天,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宣布,腾讯公司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为联合国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术方案,并将通过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腾讯同传在线举办数千场会议活动。 “这是一项全新且创新的全球合作。”联合国发布的官方新闻称。

  2019年12月25日正式发布的应用程序腾讯会议,还是个不足百天的“新生儿”。一切似乎发展得太顺利了。数据显示,目前其日活跃账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腾讯会议国际版则已在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用“生逢其时”来形容腾讯会议可能不太恰当,但它的确是赶上了市场需求激增的时点。过去这两个多月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在线办公、在线学习变为刚需。视频会议软件成为疫情中杀出的黑马,腾讯会议则是跑在前列的一匹。

  在办公类应用程序中,阿里系的钉钉是“老资格”,腾讯的企业微信次之,字节跳动的飞书、华为的WeLink和腾讯会议都是新手。

  有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一款单纯的视频会议软件,界面简单、操作简单或许是腾讯会议突围的关键——只要一台联网的手机,令参会门槛大大降低。而在过去,视频会议往往需要调试复杂的设备,对开会的环境、收音、网络也有更高的要求。

  “腾讯用to C(消费者)的思维方式来做to B(企业)的应用。”此话一语中的。

  不过,除了从视频会议拓展到云签约、线上产品发布,腾讯会议的应用并不满足于“B”的范畴——因为疫情而宅在家中的日子里,有人用它实现了好友间的“云聚餐”,有人用它体验了亲戚间的“云聚会”。这款足够简单而且疫情期间免费的应用程序激发了使用者的诸多创意。

  如果想要预见这款软件的未来,可以从视频会议的鼻祖Zoom身上一窥究竟。过去两年,这家全球云视频通信行业龙头企业的收入增长均超过100%。一年前,Zoom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股价当天收涨72.22%,市值高达159亿美元。

  示范效应之下,嗅到商机的企业开始跟进。2019年,腾讯会议上线次日,华为WeLink也正式发布。这不应视为简单的巧合,倒可以被看作是“英雄所见略同”。

  现实也的确在向人们预见的方向发展。3月18日腾讯控股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中已初见端倪——尽管网络游戏依然是腾讯最大业绩贡献者,但营收占比已经和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相差无几。

  腾讯会议“出圈”,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战略转型演进的注脚。2018年9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腾讯在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一家企业的战略选择或多或少透露出其所处行业的动向。腾讯在探索的下一个增长点,也可能是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视频会议终端行业规模为17.5亿美元,预计市场总量将在2022年达到138.2亿美元。

  眼下,获得更多用户和变现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疫情造成的特殊需求与后疫情时期的日常需求或许也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及个人对于在线办公学习乃至社交的热情。随着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全面展开,包括视频会议在内的云上业务无疑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所言,在技术革命过程中屡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些未来长期性的趋势性变化,往往会凭借一些突发的短期契机,提前激活。

  疫情之前,中国企业选择线上办公的比例并不高。有人说,新冠疫情令在线办公的发展被提前了5年。而一旦有了这方面的使用体验,并尝到缩减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的甜头,很可能会由此形成一股潮流,甚至演化为一种刚需,就好像17年前在非典中诞生的淘宝一样,如今它已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让更多优秀工人走上劳动教育课讲台

    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并且“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并且培养出“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人物

  • 缺人、缺物、缺时间,火雷“两座山”到底咋按时完工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万多名建设工人倾力抢建,他们用“中国速度”创造出十多天内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项目的牵头单位是总部位于武汉的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指挥是陈卫国。

  • 【你有多美】战“疫”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4月1日,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无锡队员结束集中休养回家的日子。这一天,来自无锡市人民医院的队员浦浙宁终于见到了阔别68天的妻子李心意。

  • 一位重载司机的心愿 | 夜听 · 铁路战“疫”故事

    2020年春天,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打乱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中华儿女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祖国万里铁道线上,200万铁路人严防控、抗疫情,抓生产、保畅通,运人员、送物资,他们奋勇逆行、不惧风险,在战“疫”中挺起了钢铁脊梁,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铁路人的忠诚和担当,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 中国人的故事|陈俊贵:点亮天山深处的英雄之光

    戈壁荒滩、雪山湖泊、森林草甸……走过无数条路,这条隐秘于天山深处的独库公路,令无数人魂牵梦萦。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