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筑基 生态富民双赢-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产经

绿色产业筑基 生态富民双赢

2020-12-11 20:44:00  来源: 经济日报

  “这个是今年新引进的无土栽培紫色番茄,品名叫纽莫,因富含花青素,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目前,园区年产高品质串收小番茄70万公斤,高品质水培生菜70万头,在市场上都供不应求。”在极星农业科技园,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程小军向记者介绍。

  北京城建集团六公司极星农业科技园位于密云区穆家峪镇荆子峪村,占地面积约50亩,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实现了同等占地面积下超出传统生产方式3倍以上的产量,极大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小番茄、大番茄和水培生菜的单产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极星农业的绿色生态体现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园区内循环的水肥系统,可使雨水、冷凝水和灌溉回水100%回收循环利用。锅炉二氧化碳尾气直接供入温室供植物光合作用。就连培植生菜的花泥都是可降解的,见光3个月以后可自然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程小军说。

  密云区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用绿色产业筑牢绿水青山的根基,让“山水田园,画境密云”更美,以高科技产业、高质量农业及文旅业、民宿业等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而富民增收,探索走出了一条“保水就是发展,富民就是强区”的生态经济双赢和谐发展之路。

  若要富民,发展绿色企业是关键举措。极星农业扩大示范带动效应,与密云区巨各庄镇的几个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生菜代培协议,种植户使用自己的温室大棚,按照极星农业的技术标准进行水培生菜生产。极星农业全部进行回购。解决了农户不懂种植技术、产品滞销的问题,每个大棚每年为农户实现收入8万至10万元。

  绿色产业的发展还体现在跨界融合上。12月5日,记者走进农业种植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爱斐堡品牌首席酿酒师严战伟说:“我们通过葡萄种植、葡萄采摘、葡萄酒酿造工艺展示等全方位展现葡萄酒文化,多年举办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和采摘节。实现了工业、农业、旅游、文化的联动发展,是一个集都市型农业、工业、葡萄酒主题休闲旅游、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酒庄。”

  如今,密云形成了以张裕爱菲堡为代表的“特色休闲产业带”发展模式。围绕“酒香之路”,积极发展葡萄种植,发展红酒产业,将葡萄种植、酿造、科普、体验采摘、休闲度假紧密结合,成功打造以红酒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带,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沟域发展的新亮点。

  将休闲旅游发展与密云农业建设紧密结合,密云形成了玫瑰情园、人间花海、紫海香堤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在发展中,密云保持定力,科学取舍,坚定做“两山”理论的践行者。一批正在崛起的精品民宿、民俗旅游也演绎着保护密云水库、守护绿水青山的感人故事。

  在密云水库南岸,溪翁庄镇北白岩村有几个民宿院子很独特,名字叫密云印象1958小院。“那时地不能耕、鱼不能打,牛羊及家禽都不让养了,矿也关了,艰难之中,我们选择了发展民宿。经过十几年发展,如今游客来自海内外,酒店也不断升级,已拥有数百张床位,可接待近千名游客用餐,并和周边村民互惠共赢,出售村民的板栗、樱桃等农产品。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纯净的空气、美丽的景色就是我们发展的资本!”印象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田洋感叹道。

  记者 李佳霖

编辑: 白胜利

财图

观察

专题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