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餐饮浪费需要从何处发力?-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产经

遏制餐饮浪费需要从何处发力?

2020-09-11 14:29:3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遏制餐饮浪费需要从何处发力?

  新华社记者鲁畅、关桂峰、田晨旭

  日前,多地、多部门发出倡议,呼吁崇尚节约、抵制餐饮环节浪费。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当前,大部分消费者能够在餐饮消费过程中自觉做到按需点、不浪费,但餐饮浪费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在商务宴请中情况较为突出。遏制餐饮浪费难点在哪里,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餐饮浪费仍不同程度存在

  记者近日在多家不同价位餐厅走访发现,很多餐厅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量,但在一片热闹景象中,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在北京市崇文门商圈的一家人均100元以上的自助餐厅,每桌上都有“剩餐超过100g,加收成本30元”的提示。记者看到,大部分消费者都按需取餐,离开时桌面剩余餐食不多,但少量消费者存在不同程度浪费食物的情况。由于餐厅人气较高,不管剩余多少食物,服务人员都快速收拾“翻桌”,以便排位的客人能够迅速落座。近1个多小时的就餐时间里,有三四桌的浪费较为严重,但工作人员并未要求加收费用。

  在宣武门商圈的一家餐厅,点菜时,服务员会根据菜量和人数善意提醒“够吃了,不够再要”。但用餐结束后,该餐厅内有两三桌存在浪费情况,特别是主食浪费较为严重,因为是午餐,几乎没有客人选择将剩菜剩饭打包带走。

  走访中记者发现,有的餐厅从减少浪费的角度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食”,但只面向外卖平台,且菜品种类有限;有的餐厅仍然在收取总价高于人均消费总和的包间费用。一些消费者表示,由于包间费的原因会造成盲目多点菜,最终造成浪费。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家庭、朋友聚会类的餐饮消费浪费情况并不明显,而以商务宴请为主的餐饮消费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浪费现象。“虽然近年来公款吃喝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饭局转为由企业买单。只要能报销,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减少浪费。”“光盘行动”发起人“徐侠客”说。

讲排场、无意识、“不差钱”致顽疾难治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浪费很大程度上与百姓长期以来形成的餐饮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及餐饮企业整体运营水平关系密切。

  ——商务宴请讲排场造成浪费。某企业员工王女士说,商务宴请尤其讲究排场和档次,一般人均消费在300到500元,稍微高端的局就达到1000到2000元。“饭后要是杯盘一空就会让主宾显得‘扫面子’,所以菜都往多了点,造成了极大浪费。”王女士说,有次请客户吃饭,剩下的饭菜足有三分之二,“商务场合也不方便安排打包,浪费就浪费了。”

  ——餐饮企业水平不一存短板。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餐厅缺少科学管理,且菜品质量有限,造成浪费。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贺保贵说,有的餐桌上一整盘菜都没动,可能就是厨师的水平不行,一些餐厅一味地搞创新、做融合菜,什么都有但口味不佳,没有拿手菜、绝活菜,消费者吃不完,即使打包回去也不吃,这就成了下一个环节的浪费。

  ——买了不做、订了不吃造成家庭浪费。采访中记者发现,中老年群体节约意识普遍较高,反观青年群体则不然,在餐饮消费中对价格和数量“不敏感”,时常“冲动采购”食材存放在冰箱,又因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做饭,造成了家庭环节的大量浪费。“日常工作很辛苦,觉得不能在吃上亏待了自己,虽然自己一个人住,但常常点两个菜一份主食,吃一半就饱了,剩菜隔得时间太长也不敢再吃。”一位经常点外卖的“90后”互联网从业者说。

加强立法,紧盯重点

  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京京认为,应从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治理餐饮浪费。“加强普法告知,对非主观故意违规行为,准予整改,避免直接罚款,同时加强对餐厅巡检。”

  目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法规,完善餐饮节约规范,研究制定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政策措施,将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受访者同时指出,法律条款应更加明确具体,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立起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有效杜绝餐饮浪费领域的“破窗效应”。

  贺保贵认为,餐饮企业不能机械地、片面地去理解“节约粮食、防止浪费”的号召,不应“蹭热点”搞形式主义,而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扎实。

编辑: 陈思南

财图

观察

财知道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