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产品集体涨价,“割韭菜”还是寻新路?-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财经

产经

一些品牌的共享单车1小时4元,共享充电宝1小时8元,消费者无奈吐槽“共享不起了”

共享产品集体涨价,“割韭菜”还是寻新路?

2019-09-04 07:35:0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刚开始共享单车快速占领市场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骑车都免费,现在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不会再骑共享单车了,因为实在太贵了。”北京市民宋先生近日发现,摩拜单车起步价已经提高至1元/15分钟了,整体算下来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共享单车变得这么贵了。”

  事实上,除了共享单车涨价外,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行列”,消费者则无奈吐槽“共享不起了”。共享产品集体涨价,这是“割韭菜”还是寻新路,你还会为这些共享产品买单吗?

  “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返

  早在今年4月,摩拜、小蓝车、哈罗就曾先后调整了北京地区的收费标准:1元/15分钟调整为1.5元/15分钟,30分钟1元调整为15分钟1元。随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被纳入价格调整地区,摩拜单车在上海地区的起步价从1元涨到1.5元;在广州,哈??コ灯?0分钟要1.5元,比之前的1元上涨了50%……

  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势头更猛。记者在北京某商圈租借了一个充电宝,使用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归还时交费4元。相较于此前1小时/1元的价格而言,已经翻了一倍,而纵观各个品牌充电宝的收费标准可以发现,“1元1小时”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有网友反映,有些品牌的充电宝收费甚至已经达到8元/小时,还有一些充电宝是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的,每24小时10元~30元封顶。

  记者调查发现,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品牌,这些品牌的外机身上大多不会标明收费标准,大多数用户并不清楚价格变化,只有扫描二维码后才能知道如何收费,不同品牌、不同地段、不同品牌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人流量大的地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面对集体涨价的充电宝产品,有网友调侃“最近又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

  “共享产品不是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不能指望商家一直打价格战,前期低价引流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面对现在的涨价,消费者又能怎么办呢?”宋先生无奈地说。

 “流量触底”的时刻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样态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与此同时,2018 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 亿元,同比下降 23.2%,首次出现负增长,原因主要是共享出行领域(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融资出现大幅下降。

  以摩拜单车为例,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年财报中摩拜单车业务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4日全资收购摩拜单车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亦贡献亏损人民币45.5亿元,占据经调整亏损净额的一半。

  红利见顶、融资减少、人工及车辆保养等成本增高……曾经靠“烧钱”引流实现迅猛发展的共享单车最终来到了“流量触底”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涨价增收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举措。

  与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也在面临着成本日增的现实问题。有业内人士解释道,许多共享充电宝商家都会为进驻商家提供租金分成,甚至还需要缴纳入场费。刚开始,共享充电宝采用的是免费入驻模式,随着用户的日益增多,商家也盯上了这块“肥肉”,入驻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日益成熟,当场地等因素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小的时候,定价权一定会掌握在共享充电宝企业手中,那时候的价格就会充分考虑用户的接受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魏翔认为,经过共享经济业内一轮轮洗牌后,各家企业逐渐趋于理性,共享服务的供给方不可能一味砸钱做生意。“经过前期的引流和洗牌,留下的企业数量比以前明显减少,但需求仍旧存在,在这样的格局下,涨价成为企业探索新盈利模式的可靠选择。”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产品出现较高的价格有可能源于利益驱动,当商家看到前期引流形成的固定消费群体“有利可图”,不排除他们故意涨价谋取更高利润。

  完善线上线下的技术和服务

  9月1日起,摩拜在广州启动旧车置换更新工作,制动系统升级,骑手在以相同手力刹车时,车轮所产生的制动力比以往提升51%,安全性能更高。

  哈??コ翟蚧?谥悄芄┬柙げ狻⒅悄芄婊?⒅悄艿鞫鹊热?堤??绰分腔墼擞??梢匀糜邢薜某盗咀畲罂赡芑钤酒鹄矗??分钟都会向系统传输车辆的情况,并要求运维人员“5分钟响应运维任务”“15分钟赶到现场”“30分钟处理完”……

  采访中,许多用户向记者反映,虽然共享单车价格上涨,但经过洗牌之后留存下来的单车“比以前好骑了”。

  未来,提供共享产品的企业应该如何完善线上线下的技术和服务,更好留住顾客呢?

  “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共享经济想要留住消费者、留住流量,就要做好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魏翔说。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预测,未来三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将在 30%以上,共享经济既能满足传统服务模式所压抑的消费需求,也能不断激发消费者的各种新需求。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共享型服务将加速向主要生活领域渗透,并成为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魏翔建议,为了在未来共享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要在做好差异性服务和拓宽服务场景上下功夫。“比如共享充电宝,未来能否在机场、车站等餐馆商店以外的地方广泛投放,方便人们的取用与归还;当一二线城市人口红利饱和之时,企业能否主动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寻找商机;企业能否另辟蹊径,提供充电之外的服务……”

  魏翔对共享经济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充满信心。他建议在其他领域深耕共享经济的企业应总结共享单车和充电宝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更加科学地规划共享经济未来成长的路径。(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曹?)

编辑: 白胜利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