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聚新动能 “慧”及千万家-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财经

产经

“智”聚新动能 “慧”及千万家

2018-08-27 15:01:04  来源: 经济日报

  500多家企业汇聚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见证科技创造的奇迹——

  “智”聚新动能 “慧”及千万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 吴陆牧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馆现场。

 图① 智博会上,新松智能服务机器人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

  图② 国家文物局在智慧文博馆内展出的由3D打印彩绘成型的跪射武士俑。

  图③ 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在智博会上展出的一款名为HE琥珀的智能音箱,采用了人工智能虚拟生命引擎技术,通过全息投影,虚拟人物“琥珀小姐姐”不仅能唱能跳,还能够聊天。

  当前,智能产业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活。8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重庆举办,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相聚在一起,共同见证科技创造的奇迹,谋划智能产业的未来。

  本届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展示了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为经济发展提供能量

  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支付宝刷脸支付、菜鸟无人车无人机……智博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携智能商务、智能物流、普惠金融、智能零售等众多新产品、新技术亮相。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介绍,阿里云将提供创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区块链,全面融入重庆智能化建设,助力重庆打造“亚洲最智能大型城市”。

  在科大讯飞展台前,一款名为“晓译”的智能翻译机吸引了众多观众争相体验。“它支持中文与30种语言即时互译,不仅能听懂中文方言,还能听懂英文方言。”科大讯飞西南区总经理娄超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科大讯飞目前已掌握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言翻译、声纹识别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代表国际最高水平。记者在智博会现场看到,除了翻译机外,科大讯飞还带来了AI+教育、AI+政法、AI+医疗、AI+智能客服等全产品线参展。

  最近几年,凭借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积累的庞大数据量,以及数据挖掘利用技术的进步,数据、技术和政策效应相互叠加,催生了一大批新型人工智能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到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近25%,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累计超过1.57万项,位列全球第二,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处于与世界一流水平并跑和领跑阶段。

  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开辟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能。智博会上,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展场内安装了6块显示屏,实时显示其“数字化车间”生产状态。公司副总经理郝继铭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把45个普通生产单元改造和升级为智能生产单元,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将智能化制造和检测设备联在一起,并建成MES系统(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这些设备实施智能化控制。”郝继铭高兴地说,经过数字化改造后,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升级周期缩短了,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了。

为百姓生活增添色彩

  在智博会重庆大学展位上,记者被一件儿童毛衣所吸引。这件毛衣看上去、摸上去与普通毛衣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穿上它后,人体的心跳、脉搏、呼吸和肌肉活动等生理参数都可以被后方的平台监测到。

  这就是重庆大学研制的“面向健康监测的可穿戴智能织物”。“智能织物已经成为智能穿戴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品类之一。”重庆大学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导电纱线传感器可以编织在衣服的任意一个地方,并持续分析处理获得的生理信号,一旦健康受到威胁,将主动向穿戴者发出警告。

  充分发挥动态感知、高效应答等优势,智能技术正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交通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在本届智博会上,阿里巴巴利用智慧家居、智能商务、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演示,向观众展现出云计算、大数据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趣味场景。

  腾讯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与医学相结合的AI医学产品——觅影也亮相展会。这款人工智能产品运用了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AI领先技术,能给医生“打下手”,筛查、诊断700多种疾病,大大提升了疾病诊断准确率。

  “回顾历史,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首先是体现在对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上。”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表示,迈向智能生活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智能家居、无人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强大动力。

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

  智能化也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升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带来了公司“芯”“云”系列创新成果,其中“交通云”“住建云”等多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引人瞩目。

  比如,现场展示的“超感工地”,包含了对人、设备、环境的“超级感知”,可实现人脸识别通道管理、安全帽定位、安全帽佩戴识别、VR安全教育,还可对塔机和吊钩开展监控、可视化,做到扬尘噪声、智能烟感、红外对射和声光报警,大大提高了工地的安全保障。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介绍,企业在移动芯片、云计算、AI等多个领域展开布局,智能安防、芯片设计、云服务等多个项目已经取得了进展。

  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全国首个“智慧体验小镇”。该展厅由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业内龙头企业联袂打造。在这里,各企业的智能产业产品和服务通过“智慧城市大脑Q—TOUCH”系统整合起来,融合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了智慧交通、智慧管理等数百种未来城市的智慧场景。

  “伴随智能化应用的深入推广,城市中的智慧环境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专家表示,智能技术在城市交通、停车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维护方面的应用,可以让城市运行效率更高、承载能力更强,城市治理者应该紧跟智能化潮流,敢于畅想未来社会图景,并结合实际需求开展规划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还促进了政府社会治理从现象治理向深度治理迈进,深刻改变着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启了政府精准社会治理的时代。智博会上,国家税务总局以“智慧税务”为主题的展览展出了无人值守发票邮政寄递中心、智能呼叫中心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解决方案。记者在无人值守自助办税厅看到,纳税人通过刷脸办税、语音交互、无人值守等人工智能服务,95%以上涉税业务均能全程自助、智能办理。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智慧税务’的推行,能够有效促进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税收执法以及协作发展的优化,从而降低社会运作成本、释放改革红利。”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余世勇说。

  冉瑞成 吴陆牧

编辑: 陈思南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