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加力 促就业政策全面升级-中工财经-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财经

宏观

央地加力 促就业政策全面升级

2019-08-02 07:41: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眼下正值就业季高峰,我国促就业政策体系也将全面升级。《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中央部委频频开会强调促就业,从释放信号看,更大力度的促就业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包括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促创业,对重点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扶持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等。围绕促就业的产业、贸易、投资等政策体系也正加紧完善并有望近期推出。

  地方也在铆足干劲促就业,更详实的地方版方案接二连三出炉。与此同时,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多区域也正“抱团引才”。专家认为,随着促就业政策一再加码,未来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人才流动新版图也有望浮现。

 就业季新政密集落地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2,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数。不过,专家也指出,受内外部复杂形势影响,持续保持充分就业仍面临挑战。

  近日,中央及部委频频部署下一步促就业举措。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7月25日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将继续把稳就业作为首要工作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主线,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强化落实。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将发布政策服务清单,分阶段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秋季专场,组织线上线下和跨区域巡回招聘等。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包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助创业,拓展就业岗位。加大力度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的1000亿元资金,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促进零工市场、灵活就业等健康发展,培育就业新增长点等。

  “此轮就业优先政策充分体现了宏观政策的全局性站位,就业政策与各类宏观政策体系间联动性更强,稳增长和促就业的政策内涵连接更紧密,从而实现多方政策共促就业的格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各地吸引人才频放大招

  地方也在不遗余力促就业,在致力于稳就业基础上更加强调高质量就业。比如,江西省发改委等19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围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10个方面出台58条具体举措。包括发展壮大新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催生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等。

  不少地方则在户籍、住房、创业补贴上频放大招。以广受关注的户籍为例,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及省会及以下城市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地方正加速落地相关政策。武汉市日前表示,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满45周岁,博士、硕士不受年龄限制,均可凭毕业证办理落户;技能人才、专技人才等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落户。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人才竞争逐渐演变成为城市竞争、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充足的高技能、专业化人才支撑。加大吸引人才力度,有助于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不过,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单纯通过户籍、住房、创业补贴,对吸引高层次人才作用有限,更有效的举措还在于根据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入实际需要的人才。

  区域抱团引才则成为另一大亮点。目前,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均有部署。比如,长三角多地建立就业创业协作联盟,将联合举办面向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招聘会,此外,长三角还将加强创业投资行业联动发展。2019年“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援助计划”项目也于近日启动。

  关博认为,在各地就业政策支持下,将引导更多高知识、高学历、高技能劳动者寻找人才价值“高地”和个人发展新空间。同时,区域均衡化战略也将推动改变人才向部分发达地区“超载”集聚的格局。随着人才配置结构优化,为部分中西部省份和老工业基地提供了二次赶超的机遇。

升级版政策体系待出

  专家认为,当前促就业已经进入新阶段,除了加快落实中央及部委的相关部署外,还要随时关注新形势新变化,对新问题研究分析,补充新的政策措施,形成新的升级版促就业政策体系。

  “特别要加强综合协同配套。在稳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有序转移,将财政、税收、投资等政策与就业政策更好地协同贯彻执行,通过不断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更有效和更高质量就业。”苏海南说。

  王燕武指出,高校毕业生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主体,现代服务业仍有较大的吸纳空间。下一步还应进一步扩大金融、商务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的就业岗位供给。

  关博指出,在就业总量指标完成情况快于预期的情况下,应把工作重点更多向就业质量倾斜,综合运用产业、投资等多种政策工具,在结构调整和扩大开放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完善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基本制度。在促进新经济过程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衔接,推动新就业形态更加规范化发展。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完善促就业的产业、贸易、投资等政策体系。

编辑: 陈思南

财图

IT

财知道

房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