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
光伏产业在湾区将大有可为
“我们集团是光伏投资企业,非常巧,目前在海外有36个子公司,美国区域的总部就设在旧金山湾区,日本的设在东京湾区。”钱晶说,“由此可见,湾区常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钱晶表示,中国去年光伏行业产值达8000亿元人民币,创造的就业人口直接或间接达220万人,世界银行统计,到2020年,整个全球光伏产业的投资规模会到15万亿美元,市场容量、市场经济规模非常大,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和传统的制造业。未来,清洁能源或者说是光伏产业在这片区域将大有可为。”
鹿晟资本创始人、管理合伙人张璐
对粤港澳大湾区充满期待
张璐表示:“我自己对于世界各地湾区、对于硅谷的观察以及我对香港创新性发展的认知,我个人对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抱以巨大的期待。”
“过去这一段时间,我经常跟我投资的企业家聊的一个话题就是时代在变化,和十年前的创业者相比,如今的创业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从第一天就要去考虑全球化,因为最大竞争对手可能不在美国、不在中国,而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张璐坦言,“香港无论是所在的位置,还是金融体系和IP保护,都能够作为中美之间沟通的重要窗口,过去、现在和未来,香港都能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是美国创新型企业来到整个亚洲的市场提供非常关键的桥梁作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朱宁
澳门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交往桥梁
朱宁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整合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机构对于金融服务需求是不同的,在香港我们对比较成熟的二级市场产品比较关注,在内地,特别是深圳附近,人们对有助于如何帮助大家创业创新的这些金融服务会更加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当中,澳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城市,从金融角度来讲,它也是一个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虽然规模不如香港,但是它扮演的是覆盖全球葡语国家,加强中国和葡语国家的经济、商贸和金融的往来的桥梁角色。”朱宁表示,“葡语国家在经济结构、能源方面、大宗商品领域和中国,尤其和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可以相互结合的机会,因此,大湾区不只是在规模层面,在深度、广度和全球化方面都是值得期待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薛澜
大湾区是创新之湾、创造之湾
“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是创新之湾、创造之湾。”薛澜表示,“从科技资源来讲,香港有非常好的全球知名研究型大学,像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等,内地的高校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一批高校都发展迅速,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进步都非常大,他们的研究实力和培养人才的能力为大湾区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薛澜说,过去几年,珠三角地区是全世界高科技生产的基地,有非常完整的配套体系。此外,中国的创新理念非常蓬勃,其中,深圳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它的创新生态其他地方很难比拟,华为、腾讯、华大基因、大疆等一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都在深圳如鱼得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