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李元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8月,工作室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获得者李元化为带头人,成员由14名钻井、钻井液、柴油机等工种的高级技师、技师组成。该工作室集学习研究、实验攻关、成果展示、资料汇集于一体,拥有252平方米的“研讨交流室”和600平方米的“模拟实验井场”,配置钻井、柴油机、钻井液等工种常用的设备仿真模型、半剖部件、创新成果样品近60件。该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汇聚创新激情、凝聚技术力量”为理念,以“服务钻井生产”为目标,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发明创造、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名师带徒、技能培训等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热情,推进企业技术进步。2018年6月,荣获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一、发挥先导作用,凸显创新优势
作为领跑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技能操作人才队伍的“火车头”,该工作室根据每名成员的工作岗位和技术特长,科学划分技术指导责任区14个,定期为责任区员工进行现场培训,传经到基层。组织开展难题攻关、专题研讨等活动,发挥拔尖技能人才团队智慧,形成了“技能大师领衔带动、首席技师分工负责、主任技师主力实施、在聘技师广泛参与”的技术创新交流模式,促进实践创新和工艺进步不断取得新突破。工作室研制的《钻井泵两档链条变速箱》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内外石油行业广泛应用,并获得国家专利、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及石油质协QC成果二等奖。
针对钻井施工中“下套管、甩钻具”两个关键作业环节安全风险大、作业时效低的难题,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集中攻关,研制出满足不同钻机的《管具自动移送装置》,应用后提高了钻具移送自动化程度,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保障了操作安全,助推了高效施工,作业时效提高近40%,获得国家专利和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石油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在全国石油装备展上亮相推广,累计创效1000多万元。近4年来,工作室获得4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国家级创新成果、60多项省部级和局级创新成果,研发的《一种小绞车自动排绳装置》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创新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创效9000多万元。
二、发挥引领作用,弘扬工匠精神
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工作室定期组织首席技师、主任技师、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等高技能人才开展“铁军名匠”巡讲活动,通过成长经历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创新成果发布等,激发技能员工立足岗位学技能、扎根一线做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激励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在奋发进取中实现自我价值,营造工匠光荣的良好氛围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作室成员结合一线生产实际,聚焦钻井队技能操作人员需求,分头走进一线,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培训指导,通过签订师徒协议,从思想上、作风上、技术上和精神层面开展“传帮带”,让“带徒传艺”成为提升一线员工技能操作水平、增强队伍实力、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立足岗位、献计献策、创新创效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激励他们争做爱岗敬业、业务精通、创新钻研的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技能人才。
为强化团队成员和基层技能人员的沟通协作,工作室还把每月10日、25日定为“深度会谈”日,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借助钉钉群组建“创客”群体,实现跨岗位、跨专业、跨区域、跨身份交流互动;开通网上教育培训、在线难题问答,线下联合攻关等,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倾听心声、共促发展”网络集体讨论,凝聚全员思想,汇聚团队合力,迸发团队智慧,传递工匠精神。通过全方位指导帮扶和精神传承,带动员工队伍技能提升,促进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近年来,该工作室共解决现场生产技术难题600多项,为公司安全高效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发挥支撑作用,锤炼工匠队伍
该工作室成员作为公司各个工种的技术带头人,肩负着对公司和本单位员工的培训任务,工作室通过下发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征集培训课题,及时掌握员工技能操作的薄弱环节和学习意向,汇总整理制定出详细培训计划,做到计划合理、教材科学、成效显著。先后开发《钻井司钻》等教材10余部、《石油钻井工岗位能力模型学习地图》等配套课件175个、仿真模拟实操项目12项,编写《液压盘刹起放空游车》等10多个竞赛项目操作规程,参与开发“铁军e学堂”移动学习平台,均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职工培训和业务竞赛。
随着海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市场成为石油钻井队伍角逐的主战场,工作室就此提出了“依托普光电动钻机,建立涉外电气师培训基地”的建议,并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海外电气师匮乏的问题。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油田企业拔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7项课题研究,获得中国职协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借鉴应用。
该工作室成立以来,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以上,学时2500个,培训员工累计9000余人次,其中,150人走上重点岗位,90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22人获局级以上技能竞赛名次,35人被评为局级以上技术能手,为石油工程行业培育出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铁军工匠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