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工作室基本情况
1、工作室概况
近年来,辽河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又遇油价下滑,10万油田职工收入锐减,如何转型发展成为辽河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在辽河油田工会的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支持助推下,成立了王冲创新工作室。2015年12月,王冲创新工作室获辽宁省总工会授牌 “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技术方向包括了生产自动化技术;智能设备制造;节能减排;工艺流程改进;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工作室立足于辽河油田,致力于攻克油田信息化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的难题,并以中国石油行业的信息化进步、生产的智能化升级为己任。工作室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成为辽河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佼佼者,完成创新成果的生产转化,提高油田信息化和科技水平,为油田降本增效服务。
2、创新团队
工作室现有成员8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7人;油田公司、集团公司、辽宁省级劳模1人;在岗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4人;专业涵盖石油工程、油田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多个专业,是一支年轻精干,集多学科知识与专业特点于一体的技术研究队伍。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与辽河油田公司内部100多家创新团队,1000多名创新骨干进行联合创新,合作创新效果良好。
工作室负责人王冲,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先后发表论文3篇,完成各种项目技术报告20余份。由于研发设计的项目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王冲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劳模”、“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辽河油田特等劳动模范”、“辽河榜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3、创新条件
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现有10间办公室作为日常办公场地,并建设2400㎡厂房,配套有相应的办公设备、信息化设备、3D打印设备等。为加快成果转化,成立了辽宁创实有限公司,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国有企业传统模式,极大推进了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学、研、销售一体化创新工厂。
二、近三年来活动开展情况
1、制度建设
三年来,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严格遵守辽河油田公司工会有关创新工作的“七有”规定,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创新管理、日常运行、成果考核、研发奖励、成果转化等五方面的工作制度,实行项目组长责任制、考核百分制、员工绩效考等,使得工作创新的同时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规划用1-2年时间建设辽河油田低成本物联网,实现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油田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升级、企业减员增效的目标。
2、日常运行
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项目来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类,工作室成员发现的在油田生产一线发现的问题,主要为工会的职工创新项目;第二类,为公司科技项目,由公司科技科提供支持;第三类为集团公司统建项目,工作室承担相应的职责部分。
工作室项目严格按照调研→论证→实验→检测→验收→发布的程序和规范运行,每年至少完成专利申报5项,撰写论文5篇,承担科技项目2项,职工创新项目5项。
对于职工创新项目工作室的攻关方式主要为职工创新;对于科技项目,工作室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联合高校进行论证,进行现场实验,由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最终完成技术攻关,项目总结。
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员工人身安全是该工作室的终极目标。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辽河油田唯一的专职创新工作室,员工的每一天工作都是创新工作,每一次活动都是创新活动。
3、承担的任务
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现承担油田公司级科技项目3项,处级科技项目6项,职工创新项目28项,累计完成各类项目32项,成果转化12项。
4、创新业绩
《稠油降粘冷输项目》、《双模RTU项目》、《设备数字化分析管理平台项目》、《桌面办公终端项目》、《纳米保温工服项目》等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桌面办公终端创效500万元,纳米保温工服创效20万,在北京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得到了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的高度关注,市场推广价值很大。
截止目前,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各类项目32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获得集团公司级、油田公司级、处级奖项30余项,节约企业研发成本800余万元,累计创效2300多万元。王冲先后发表论文3篇,完成各种项目技术报告20余份
5、示范作用
作为辽宁省和辽河油田公司的“青年文明号”,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时刻谨记自身领先示范的责任,积极开展系列活动。三年来,王冲劳模创新工创建创新交流微信群1个;开展交流学习30余次;进行社会公益活动10余次;对外展示汇报10余次;同时,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参与设计搭建了辽河油田公司工会的创新创效管理平台;2016年,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设计研发的保温工服、设备数字化分析管理平台等产品代表辽宁省工会参加了北京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截至目前,辽河石油报、中国石油报、北京卫视、搜狐网等多家报纸媒体都宣传报道过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事迹和成果。在辽河油田公司,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了职工创新创效的标杆;在辽宁省,王冲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了一面青年创新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