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近5亿元工资补贴!别寒了偏远地区教师的心-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社评

拖欠近5亿元工资补贴!别寒了偏远地区教师的心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2020-09-08 06:59:4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我们的共识。假若没有必要的约束,挪用专项资金的冲动和行为还会衍生多少问题?能否设计并完善一系列制度,让专款真正专用,让任何人不能动、不敢动教育专项经费?

  据新华社9月5日报道,近日,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办督查室派员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大方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计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同时发现,大方县假借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名义,发起成立融资平台公司违规吸纳资金,变相强制教师存款入股,截留210多万元困难学生补贴。

  正当网友为当地教师鸣不平之时,此事迎来最新进展——大方县县长被停职,分管财政工作和分管教育工作的两位副县长被免职;所欠资金、经费限时归还,其他问题将深入调查。

  在一些县城及偏远地区,教师的工资往往是全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能否及时足额拿到工资,直接关系教师全家人的生活,进而关乎教师能否安心教学。

  教师工资补贴等被拖欠,通常,一方面是因为地方财政吃紧,捉襟见肘,而支付教师工资的“辗转腾挪”空间较大。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使用专项资金的约束机制,“拆东墙、补西墙”屡屡发生;另一方面,教师通常都比较“听话”,尤其在被威胁调岗、不予评定职称等压力面前,大多默默忍耐。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我们的共识。可是,资金紧张就可以苦教师、穷教师吗?虽然毕节市尚未完全脱贫,大方县也在去年刚刚宣布摘帽脱贫,但保障教师最基本的权益,绝对不是什么高要求。从中央到地方,近年来屡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要求“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财政教育经费要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那么,是谁让政策空转?又是怎样做到“对策稀释政策、教师束手无策”的?作为已经摘帽的脱贫县,按理说不差钱,那么占用、挪用教师工资款、教育经费去填补的窟窿,是个什么窟窿?专款专用的钱是如何被挪出去的?此事还有两个吊诡之处:一是针对当地教师在网上关于工资补贴被拖欠的留言问政,毕节市答复“不存在问题”,这显然被国办督查室的调查打了脸;二是在国办点名通报后,当地教师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被相关部门电话警告。如此遮遮掩掩、欲盖弥彰,显然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的态度背道而驰。

  我们相信,上述新闻暴露出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仍需反思的是,当地何以多年无视教师工资补贴被拖欠问题?倘若群众没有在国务院相关平台反映线索,这个问题还会被悬空多久?当地有没有正常有效的信访反馈渠道?还有没有别的地区存在类似问题?

  一系列反思和追问让人有些不安——假若没有必要的约束,挪用专项资金的冲动和行为还会衍生多少问题?能否设计并完善一系列制度,让专款真正专用,让任何人不能动、不敢动教育专项经费?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保障教师基本权益,是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夯实基础,是为更加稳定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这个意义更为明显。

  因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鼓励师范毕业生下沉基层和贫困地区执教的背景下,回答好、解决好怎样保障和落实教师权益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关乎眼下,更关乎未来——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优良的育人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托举。千万别寒了偏远地区教师的心。教师节即将来临,“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