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疫情防控不能完全依赖二维码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中工时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为全球战疫正视听明方向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中工时评: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很重要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中工时评:对病态的企业行为决不能手软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白色污染”的治理不能仅依赖公众自觉,急需用更科学、更积极、更严格的措施和标准进行治理。期待海南“禁塑”试点能形成可复制的可行性经验,为更多地方提供积极借鉴。期待更多地方类似的积极实践,让“白色污染”治理等环境问题,能更有成效地推进,切实收到让今天百姓看得到、让子孙后代受益的预期效果。
据《人民日报》5月6日报道,今年4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目前,海南已进入全面“禁塑”倒计时。
自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发布以来,各地“限塑令”的执行收到一定成效。比如,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的商家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悄悄改变着消费习惯,不少人从使用塑料袋改成了使用环保型购物袋,不少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等。与此同时,公众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认知也在一步步加深。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盒等依然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一些购物场所、外卖平台等,“限塑令”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这其中,既有公众购物习惯难以短时间转变的原因,也有一些购物场所执行“限塑令”不严格、替代性产品跟不上的原因,更有执法不彻底、配套措施不到位的原因。
“白色污染”给环保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次性塑料制品滥用的危害性也被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发布的《有关塑料的十大事实与再生塑料产业绿色发展建议》中谈及,我国每年塑料制品产量逾7500万吨,回收率为23%~29%,虽然回收率高于不少发达国家,但因体量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同时,面对电商、外卖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制品消耗量持续上升等问题,“白色污染”的治理不能仅依赖公众自觉,急需用更科学、更积极、更严格的措施和标准进行治理。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期限,提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海南“禁塑令”的发布,在全国率先对“白色污染”说“不”。
海南“禁塑”试点,立足于从源头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针对消费习惯、生产成本等问题,提出分阶段、有差别的工作方针,以时间表促成倒逼效应,为政策落地和替代产品生产留出必要时间;明确路线图,包括党政部门发挥带头作用,加快新技术运用、新产品研发,填补禁令实施后出现的替代产品空挡等;细化执行措施,从产品禁止和准入标准标定、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到执法尺度规范化,为全面实施“禁塑令”建立起体系化制度框架。可以说,海南的“禁塑令”是此前各地“限塑令”的升级版。
目前,全国其他地方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保护生态环境办法。比如,北京市5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不但关注到垃圾分类,还强调市场上塑料袋的提供和使用规范。期待更多地方类似的积极实践,让“白色污染”治理等环境问题,能更有成效地推进,切实收到让今天百姓看得到、让子孙后代受益的预期效果。
“禁塑令”推进中肯定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难,实践中应该会总结出不少卓有成效的经验以及工作方法。我们期待海南“禁塑”试点能形成可复制的可行性经验,为更多地方提供积极借鉴。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他们的故事所呈现的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像你像我也像他。他们心灵中点点闪光,温暖人心。
让医学常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有关方面应当努力的方向。
每一个被拐家庭,在孩子回归后,并不是童话里幸福和快乐的开始。
今天,我们既不能忽略文化差异,也不能放大文化差异;既不能自负傲慢,也不必妄自菲薄。
这几天,10岁女孩缪可馨坠楼身亡的新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那个年幼的生命再也不会绽放了。
民法典将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律给监管撑腰,监管也要让法律真正施展“法力”。
这是疫情期间众志成城的众多故事之一,也是抗疫“风口”无数口罩公司逆风飞扬的故事中的一个。
我们或许应该“感激”仝卓,他的愚蠢自曝毁掉了自己,却让许多人正视到大象的存在。
前有“婆婆嘴”教导,后有“刀子心”“施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留地摊经济,保留的不仅仅是它的经济价值,还有它与之俱来的江湖气息和格外亲切动人的文化属性。
一座城市不会因为有地摊而“影响形象”,相反,只要管理有序,地摊也可以反衬出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兴旺。
满眼春光看世界,世界就不会灰暗与凉薄。漫漫人生路,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边完善自己边温暖他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