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难执行,根子在法治意识淡薄-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社评

法律法规难执行,根子在法治意识淡薄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林琳
2019-01-04 07:07:38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一边是法律长出“牙齿”,形成更强更大的震慑,一边是人们敬畏法律,用法律的“戒尺”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律、他律形成合力,进入良性循环,现实中才会少一些法律法规难执行的尴尬,我们的社会秩序、文明程度、国家治理水平才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1月2日《法制日报》报道,一些法律法规在现实中遭遇执行难,比如,闯红灯违法,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给顾客提供达到卫生标准的餐具是餐馆的义务和责任,但仍有不少餐馆强制顾客有偿使用消毒碗碟餐具;法律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有些子女并未照办。

  法律法规一经生效,就产生了约束力,它告诉人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同时,生效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震慑力,它用明确的法律责任和代价告诉人们,出格越界后果严重,不要以身试法。

  以法律法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人人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事,然而,这更像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有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了,但有些人并没把它当回事,有人不遵守相关法规,也没有受到惩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法律法规遭遇执行难,是法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先说法的问题。近年来,让法律法规“长牙齿”的说法屡被提及,原因不难理解,“长牙齿”才能啃硬骨头、“长牙齿”才更具威慑力。其典型代表是2014年审议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污染按日计罚”“责任人与企业面临双罚”“处罚不设上限”等新规定,被认为是一颗颗锋利的“牙齿”、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这些“牙齿”的作用也在落实过程中不断显现。

  反观上述报道中提到的难执行的法律法规,“牙齿”不够锋利或者没有“牙齿”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常回家看看”条款,“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也就是说,子女不这么做便是违法。但不这么做的子女被处罚了吗?往往没有。因为法律虽然规定了儿女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的义务,却对不这么做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裁规定。没有“牙齿”的法律或许更像是一种号召和呼吁。比如,行人闯红灯,一次5元~50元的罚款本身就震慑力不足,更别说闯红灯的人一多,警察根本罚不过来。

  再有,有的“牙齿”虽然存在,却几乎不为人知。比如,有些城市的公共交通条例明确规定:“从事运营的车辆应当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乘客乘坐公交车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乘车规则的规定,遇有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时,应当主动让位”——换句话说,这已经是一种法律义务。但很多非“老弱病残孕”的人见到公交车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觉得坐一坐没啥事,不过是道德问题,与法律义务无关。

  再说人的问题。法律能否被落实和执行,有立法、执法的因素,同时也有尊法守法、法治氛围的因素。归根结底,所有的法治建设、执行层面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具备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进而构建一个人人心中有法、敬畏和遵从法律的法治社会。从一定意义上看,法律法规遭遇执行难,与一些人的守法意识不够有很大关系。现实中,有人不把法律法规当回事,甚至觉得被拘留、蹲监狱也是一种“人生经历”。把“常回家看看”上升为法律、把各种“霸座”纳入法律规制,这固然是法律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但多少也透出一些人法治意识淡薄的无奈现实。一些人动辄把“哪条法律规定了”挂在嘴边,言外之意“警察没有管我”“别人也这么干的”……对公序良俗的遵从,对他人利益的兼顾,对法治原则的体认,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引导、培育和建设的过程。

  一边是法律长出“牙齿”,形成更强更大的震慑,一边是人们敬畏法律,用法律的“戒尺”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律、他律形成合力,进入良性循环,现实中才会少一些法律法规难执行的尴尬,我们的社会秩序、文明程度、国家治理水平才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范丞丞维权胜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1月1日,范丞丞起诉用户造谣自己与姐姐范冰冰关系的名誉案一案宣判,被告王某需在涉事账号上连续48小时发布致歉声明向范丞丞道歉,并赔偿6万元人民币。对于网络造谣,正义不会缺席,法律也绝不会允许。

  • 【改革先锋国企人⑨】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

    今日推出第九篇《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新时期“铁人精神”的真正内涵。王启民正是凭着“恨不得钻到地下把油层搞清楚”,立志“跨过洋人,敢为天下先”的豪情与奋斗才取得了辉煌成就。

  • 2018向平民英雄致敬

    2018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让我记忆最深的,也最感动我的是,在2018年7月8日,两个小孩掉入池塘溺水现实中,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透过他们的事迹,我们感知到来源自内心的善良和大爱,真切触摸到来自民间的道德力量。

  • 别了2018 斯人已去 好风长吟

    2018年的这本尤其如此。饶宗颐、李敖、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朱旭、师胜杰、金庸、二月河……一个个曾在时代大舞台追光灯下领一时风骚的鲜活人物相继谢幕,空留惋惜、不舍、怅然于台下。“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