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多彩时评:用教育扶贫铺筑“幸福路”-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地评线】多彩时评:用教育扶贫铺筑“幸福路”

和平
2020-05-18 17:12:21  来源: 多彩贵州网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无论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还是持续稳固脱贫成果,都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稳定就业、增强素质、激发动力的作用。要清醒认识教育扶贫的现状,综合施策,立体推进,持续用力,为贫困群众铺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立足当前,开展技能培训促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处于首位,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客观看,疫情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避免,国内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升级,一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贸企业受到冲击,压力传导必然导致就业形势紧张。加之贫困劳动力受劳动技能、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制约,就业面相对较窄,抗压能力不强,失业风险系数高。虽然在各级政府努力下,通过政策支持、对口帮扶等措施,贫困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但也要认识到,依靠政策解决就业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落脚于通过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上。为此,要在充分搞好市场调查、对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开办绿领学院、依托社会培训机构、企业跟班培训等手段,让每名贫困劳动力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面,提高竞争力,稳定就业提高工资收入。

  着眼长远,实施职业教育有效稳固脱贫成果。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巩固脱贫成果的现实需要。实施职业教育,可以补齐短板,让更多群众接受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还可以增强贫困群众致富信心,激发致富动力。综合现实情况,开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一方面贫困地区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等群体迫切需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小、吸引力弱、师资水平不高、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为此,要高度重视推进职业教育,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扩大办学规模;创新办学手段,灵活教学方式,区分不同群体需求因地制宜设置教学课程;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对口协作,紧跟市场动向,提高办学水平,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户”的目标。

  放眼未来,推进义务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播链。发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可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实现持久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我们实施义务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大对贫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政策、资金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达到同等办学标准。要建强师资队伍,合理确定师资规模,优化师资配置,着力改善结构,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交流轮岗、全员培训等诸多方式,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加大控缀保学力度,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依法送学的理念,加强对贫困家庭政策、资金支持,提高伙食、住宿等经费补贴比例,减轻负担,解除后顾之忧。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接续奋斗,让教育成为稳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编辑: 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这些星,追得对!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其实 不管兵哥哥们走到哪 都能秒变“追星”现场。

  • 人民战“疫”的代表担当【医疗科研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面对大疫大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包括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260多万名各级人大代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

  • 倾听“最美铁路人”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正因为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铁路人无数个日以继夜在岗位上辛勤付出才有今天铁路运输企业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

  • 别让人设带你误入歧途

    娱乐圈的新闻总是各式各样花里胡哨,但近期的新闻,想不到用词出乎意料地单调。仅仅半个月,娱乐新闻上热搜,几乎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大型人设崩塌现场。先是“亚洲舞王”罗志祥,接着是人艺台柱何冰老师,今天轮到papi酱了,娱乐圈接二连三发生了山体滑坡,网友们惊呼:人设崩塌。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