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发布 宁夏中职学校就业率连续4年超过96%
自治区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显示,全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6%以上,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对口就业率为93.77%。
确定具体目标推动产教融合 宁夏为职业教育发展划重点
4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于5月8日起实施。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未成年人的有声阅读率快速增长
中国教育报记者 却咏梅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有声阅读增长较快,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数字阅读的发展,让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9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41分钟,比2018年增加了15.54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6.05分钟,比2018年增加了0.93分钟。但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减少,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69分钟,比2018年减少了0.12分钟,超一成(12.1%)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与2018年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也有所下降。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略低于2018年的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较2018年减少了0.48本。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
对我国国民听书习惯的调查发现,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4.3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增长较快,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8.5个百分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另外,2019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阅读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图书阅读率为82.9%,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比2018年增加了1.45本。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2.79本,较2018年增加了1.23本。
据了解,此次调查从2019年8月开始全面启动,执行样本城市为55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21270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6232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5038个。
自治区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显示,全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6%以上,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对口就业率为93.77%。
4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于5月8日起实施。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多家一线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与一般模式并无实质差异。青少年用户仍可通过输入密码、切换账号等方式延长在线时长或进行各类网络消费,引发各界关注。
接到徐工集团人事部的电话录取通知,江苏大学机械学院2020届毕业生梁瑾松了一口气。梁瑾应聘的是该公司的计划调度岗位。“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聘岗位偏管理一些,但同时也能够用到专业知识,对于女生来说非常合适。”梁瑾对这个岗位十分满意。
有一位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从不问学生“听明白没有”,而总是问:“我说清楚没有?”他就是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侯云龙。
备课、直播、批改作业、在线答疑……工作量的增加让教师压力倍增。与此同时,统计各科作业任务、上传作业,不少家长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