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读懂顾雏军案再审判决的法治意义-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中工时评

中工时评:读懂顾雏军案再审判决的法治意义

郭振纲
2019-04-10 14:36:40  来源:中工网

图为:顾雏军(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最高法院对顾雏军等人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其中判决撤销原判对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和挪用资金罪的量刑部分,对顾雏军犯挪用资金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

  作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顾雏军案的再审判决再一次延续了此前一些广受争议案件的再审逻辑,实现了司法认定和公众意见的趋同,将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顾雏军案的再审判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认定为犯罪的部分,按照违法必究的原则维持有罪判决;对于事实清楚但证据不充分的部分,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不认定为犯罪;对于事实清楚但行为性质不同的部分,依照“刑事的归刑事,行政的归行政”进行了改判。判决弘扬了法治理念,彰显了司法公正。

  顾雏军案的再审判决,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准则。再审判决中的事实认定,与一二审判决的认定并无多大差别,但法律认定的尺度和标准不同。将对社会危害大小作为一个重要裁判标准,还原了行为性质,契合了法律本义。

  顾雏军案的再审判决,彰显了营造平等竞争法治环境的司法原则。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再审对案件事实和行为性质的认定,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考量历史背景,宽严适度,向全社会释放了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动力的产权司法保护信号。

  顾雏军案的再审判决,昭示了敬畏法律、不踩红线、有错必纠的法治原则。再审判决对错误认定不诿过,对有罪行为不包容,展现了“错到哪里纠到哪里”的司法态度。向社会发出了敬畏法律、守法经营、合法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理念。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 中工时评:扩容法定继承人很有必要

    《继承法》实施于1985年,34年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现在大为不同,家庭结构和居民收入、财产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有关方面应当在立法层面,通过扩容法定继承人的方式,为相应民事主体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继承法律保障,以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中工时评:每个专业都能成为好专业

    目前,各地高考分数已出,考生们正在选报志愿,每一个考生,不论分数高低,都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该报什么院校什么专业?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人物

  • 决心如钢,赋予前行不竭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是一以贯之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决定我们要树立如钢的决心。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奉献的青春最美

    人生该如何度过?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颗无私的真心温暖他人,是许多人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 把“小我”刻进“大国”前行的史册里

    6月17日凌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不幸遇难。党员干部需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忠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 袁隆平英文致辞上热搜:生命的精彩与年龄无关

    年龄只是对生命时间长度的记录,与其精彩程度无关。很多人劝袁隆平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89岁又怎样?我还要继续追梦。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更是勤于练习英语。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