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沈阳特等劳动模范冯玉萍印象:不仅仅是戏剧塔尖上的璀璨明珠(图)
//m.auribault.com 2015-02-15 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 更多

  冯家女儿为评剧而生 说冯玉萍与评剧的缘分是与生俱来的,一点不假。1959年11月11日,沈阳文化艺术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天,沈阳评剧院成立了。仅仅一周后,随着一声清脆的女婴哭啼,小冯玉萍诞生在沈阳市铁西区。就是这个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的俊美丫头,13岁考入沈阳评剧院。此时,沈阳评剧院的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已经形成三大评剧艺术流派。几年后,当冯玉萍拜花淑兰为师时,已经是优秀评剧演员的冯玉萍,站在了巨人肩膀上。恩师的精心指导使她视野开拓、志向高远。1987年冯玉萍凭借《风流寡妇》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一个戏剧演员一生追求的梦想。 冯玉萍嗓音甜美,音域宽广,扮相俊美。40年来,她在继承花派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既有花派神韵,又有自己特点的评剧演唱风格。她创下了评剧史上的4个第一:第一个三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一个把评剧带出国门荣获国际金奖;第一个出版了个人戏剧写真集;第一个以现代MIDI音乐伴奏出版个人演唱专辑。 40年坚守评剧舞台实在不易。冯玉萍说:“做传统文化一定要守得住寂寞和清贫,同样是艺术门类,受欢迎的程度反差巨大,大型晚会与通俗歌手同台演出,我们得到的掌声往往是观众出于礼貌。分配上的差距也让评剧演员往往很尴尬。 冯玉萍至少有3次转行的机会。第一次获得梅花奖颁奖晚会上,她唱了一首《黄土高坡》,掌声热烈。有人说,冯玉萍嗓子这么好,改唱流行歌曲一定很火,接着就有人找上门。冯玉萍婉然谢绝了。还有两次是去深圳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当老师的机会,商调函握在手里,冯玉萍仍然没有动摇。 坚守评剧阵地几十年,冯玉萍在几十部评剧大戏中扮演女主角,《风流寡妇》中的吴秋香;《疙瘩屯》中的喜莲;《我那呼兰河》中的王婆,都是散发着黑土地气息的东北女人,这些生动真实的舞台形象产生了“灵魂附体”的强烈震撼。凭借这3部戏,冯玉萍三度获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为全国第七位获此殊荣的演员。 冯玉萍说,现在制造快乐的艺术门类很吃香,但快乐仅仅是艺术的一个功能属性。艺术应该是让人在困难时找到力量,在茫然时看到方向。 高小芳 摄 冯玉萍近照

《我那呼兰河》剧照

《我那呼兰河》剧照

   2015年1月的一个下午,走进冯玉萍工作室那一瞬间,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在舞台上塑造了几十个完美女性形象、三次获得国家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被誉为戏剧塔尖上的明珠的冯玉萍,楚楚动人、笑容可掬;高挑苗条的身材,白皙秀美的脸庞,清澈明亮的眼神……让人无法与她是1959年出生的实际年龄联系在一起。“艺术上炉火纯青,生活中平易近人,容颜上青春不老。”记者感叹。

   采访中,虽然冯玉萍身上有无数的光环:沈阳评剧院副院长、全国“五一”奖章、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辽宁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第四届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但她完全没有名人、名角、大腕的架子,随着她娓娓道来,冯玉萍对评剧事业的40多年坚守;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对4位妈妈的深爱,对女人美丽的诠释……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面前。

  担当起社会责任的文艺工作者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常委的冯玉萍,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抢救传承传统艺术,她建议在沈师开设评剧表演艺术专业;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在人大和省政协会上提出议案提案。她把集体合同议案带到全国人大会上的事,被传为佳话。

   2014年全国人大召开在即,冯玉萍带去了一份建议出台《集体合同法》的议案。同去北京开会的沈阳市人大主任赵长义非常惊奇地问:“你怎么关注起集体合同立法问题?”冯玉萍回答:“我是劳动模范,怎能不关心劳动者权益立法问题?”其实,冯玉萍自从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每年两会前,都主动找到沈阳市总工会领导,了解询问维护职工权益需要哪些呼声和建议。这一年,她走访调查了集体合同立法情况后,她在议案中这样写道:“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目前尚未完善,没有单独的集体合同立法。仅在相关法律中有一些规定,只是勾勒出集体合同制度的框架。因此可操作性比较差。我认为,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对调整劳资关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集体合同立法势在必行。”在冯玉萍等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此议案得到了重视,如今,省、市集体合同立法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1 2 3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