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毕加索”们“美美与共” 中国美术馆亮“国际家底”(图)-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文化

展演

同“毕加索”们“美美与共” 中国美术馆亮“国际家底”(图)

2018-06-30 02:14:16 北京青年报

 ▲葛饰北斋《风景》

  ▲毕加索《带鸟的步兵》

  ▲达利 《农牧神 人头角》

  ▲皮埃尔·卡隆《时髦女郎》

  本报讯(记者 王岩)由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昨晚在该馆开幕。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同时亮相,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实属首次。届时,观众可一睹馆藏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

  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此次遴选的200余件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聚焦19世纪至今,由六个部分组成: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力图多侧面呈现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收藏概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国际艺术作品所展示的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情感、智慧和思想,相信大家通过这些精彩的作品可以领略艺术中超越时空的人性的光芒与伟大。

  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外古今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藏品约3500件,涵盖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种类。这些作品来自五大洲的61个国家,其来源主要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热心捐赠:如1996年德国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教授,捐赠的82位欧美艺术家创作的89件(117幅)作品;2005年刘迅先生捐赠俄罗斯油画精品108件,李松山先生及其夫人韩蓉女士捐赠非洲坦桑尼亚马孔德人木雕精品158件,等等。

  这些捐赠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初步建立了关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收藏序列,汇集了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格哈德·里希特等享誉世界的大师名作。

  吴为山馆长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心相通。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会使所有的文化体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我们更会发现,伴随着文化体的生长与交融,我们都在追寻着相近的命题,我们也在彼此的观照中更加清晰地认识着自己、丰富着自己,有着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感。让我们以文化,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用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配合暑期的来临,中国美术馆昨晚同时举办中国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延长闭馆至晚8时。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6/7/8/9/10号厅,将展出至7月8日12时。

 相关新闻

  中国美术馆邀请雕塑艺术家现场为焦裕禄塑像

  本报讯(记者 王岩)中国美术馆昨天在公共教育艺术空间举办“中国美术馆为焦裕禄塑像”的公共教育活动,邀请了雕塑艺术家结合焦裕禄同志生前的资料、照片,现场创作雕塑,邀请焦裕禄同志家乡的领导出席当天的艺术活动。同时,组织了该馆的党员、群众、武警战士、青年代表在现场观摩学习,以艺术的方式来迎接中国共产党97岁的生日。

  据吴为山馆长介绍,这三位雕塑家都是在中国美术馆办的重大题材培训班、学习班上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有很多的作品影响于世,“用他们自己的情感和艺术来创作焦裕禄同志,用他们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创作焦裕禄,也反映了我们各个不同层面的,特别是艺术层面对于焦裕禄的理解”。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 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只有《红楼梦》

  • 优势栏目

    现代工笔文人关怀 318艺术研究院推出“陈湘波工笔画精品鉴赏展”

  • 优势栏目

    中国电影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