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真迹展汇聚重庆-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真迹展汇聚重庆

2020-11-09 11:04:33 来源: 中工网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真迹展汇聚重庆

  三位大师画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聚首

  中工网讯(记者 李国)11月7日,“往来千载间——白石、悲鸿、大千的世界”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学院旧址重庆江北石家花园隆重举行。此次展览汇聚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47幅真迹作品,这也是三位艺术大师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联展。11月17日起至2021年1月4日,市民朋友可前往近距离感知中华传统艺术、欣赏大师珍品。

  今年6月至9月,江北区举办了重庆直辖以来最高规格艺术展——“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鸿与民族美育的时代理想” 艺术展,而此次主题展是在上次展览基础上的再次升级,继续用最具代表性“笔法”勾勒江北特有的人文气质轮廓。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47幅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艺术大师真迹作品,包含了齐白石的《蛙声》《群蟹》《虾》、徐悲鸿的《奔马(送白石)》《立马(冬日)》《群鹅》、张大千的《天外三峰》《黄山》《罗浮晒布台》等传世佳作。其中,齐白石与徐悲鸿合作的《蜀葵蛙》《蜀葵虾》《斗鸡》、齐白石与张大千合作的《荷虾图》也将一同展出。

  齐白石将中国传统书画输入新的生命血液,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开拓者,是功垂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和一代宗师。而张大千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

  “上一次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人联展是在1947年的天津,而本次联展作品含有徐悲鸿与齐白石、齐白石和张大千的合作,这也是三位艺术大师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聚首。”徐悲鸿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徐骥介绍,尤为重要的是,徐悲鸿1942年在石家花园筹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并聘请张大千、齐白石担任研究员,由此也打开了东方至西方艺术双向交流的通途。

  在石家花园,徐悲鸿创作完成了《巴人汲水》《会师东京》《六骏》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力作。如今,石家花园作为石门派出所的办公地,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江北区政府决定修缮“石家祠”徐悲鸿旧居,与时代悲鸿(北京)文化艺术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徐悲鸿美术馆·重庆。

  本次展览由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区文化旅游委和时代悲鸿(北京)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承办,旨在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和深化“双晒”成果,加快推进“两高”示范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范区”建设,描绘出“两江四岸”更加独特鲜活大气的人文风景线,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精品项目,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名片。

  “我们举办这么一场高水准的三位大师联展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开放的功能,全面构筑推进内陆开放发展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文化交流示范桥。”江北区委书记李维超在开幕式上说,还将按照全市“一区两群”的功能布局,持续提档升级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馆展览活动,持续推进北滨路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悉,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馆每年将举办3期高规格的艺术展,所有画展活动将分类提供差异化、订单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并探索打造国内外知名艺术高校的校外教研基地等,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本次画展期间,四川省的巴中、德阳、泸州、攀枝花、青羊等5个川渝友好市区将受邀观展,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探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同期还将举办月下清谈等文化雅集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武汉等上百名艺术名家及企业家也将汇聚江北,为进一步激活江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展开交流探讨、建言献策。

编辑: 刘云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