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习俗要因时而变-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清明扫墓,习俗要因时而变

梁勇
2020-04-02 11:02:30  来源: 红网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扫墓是清明节传统习俗。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地方关闭墓园,并大力倡导“云扫墓”等新型扫墓方式。没有关闭墓园的,也采取预约方式扫墓。总之,今年的扫墓方式会因为疫情带来一些改变。但在广大农村,大多数墓地没有集中管理,所以仍然有不少人遵循清明扫墓旧俗,去墓地焚香烧纸钱放鞭炮,这给环境污染和山林防火带来巨大隐患。

  这就引发我们的思考,清明扫墓中焚香烧纸钱放鞭炮等祭扫行为,不文明不环保不安全,放弃这些行为到底妥不妥?

  判断妥不妥的标准主要是两个。一是看清明节的习俗在传承中有没有发生改变。二是看这些改变有没有伤及清明节的价值内核。

  先看清明节的习俗有没有变化。从清明节习俗的传承来看,它是一直在变化的。

  清明节起源于历史上某个事件。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晋文公为逼隐居山林的忠义之臣介子推出来做官,放火烧山,将介子推烧死了。晋文公为此懊悔不已,将介子推烧死之日定为寒食节,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开始是附属于寒食节的。到宋元时期,清明节才取代寒食节。寒食节这天是禁止生火做饭的。现在大家很少过寒食节了。为啥?不准生火,吃一天冷食,不太符合人性。

  清明节在传承中,祭扫坟墓仪式也越来越趋于简化。古时清明祭扫,是先扫墓。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清除坟上杂草,培添新土;其次是祭祀,人们在坟前焚烧纸钱,供奉丰厚祭品,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后来鞭炮出现了,扫墓时又多了放鞭炮的习俗。现在清明节扫墓,一般来说,只是简单清扫一下坟墓,然后烧纸钱放鞭炮,再行礼致意。一般不上贡品。就是上贡品,也是简单的水果之类。有的扫墓更加文明简单,不再点蜡烛烧钱纸放鞭炮,只是敬奉鲜花,致礼表达缅怀。

  再来看扫墓习俗的变化有没有带来清明节价值内核的改变。

  我们分析扫墓习俗,发现都是以适当的仪式感来表达对先辈的缅怀。在特定的日子以仪式感来缅怀先辈,就是清明节的价值内核。

  清明节在传承过程中,越来越适应时代需要,习俗越来越简化,仪式越来越具有象征性。但无论习俗仪式怎么变化,清明节的价值内核一直没有变。

  这就启示我们,我们传承清明节,要传承的是其价值内核,至于像焚香、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等外在形式,完全可以因时因机而变,变得更文明更环保更安全,更符合时代需要。

  清明节源于某个事件,当然其中的一些习俗也可以因某个事件而进行改变。当前,要求清明节一些扫墓习俗进行改变的时机已经具备。

  这个时机是什么呢?

  一是疫情催生“云扫墓”。疫情要求我们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由此催生“云扫墓”。在清明节这天,为逝去的亲人建立网上纪念馆,虔诚地点上虚拟的蜡烛,献上虚拟的鲜花贡品,写上深情缅怀的话语,不一样能体现清明节的价值内核吗?同时,“云扫墓”是数字化扫墓方式,方便、环保、安全、文明,符合时代潮流,值得推广。

  二是火情催生安全扫墓。凉山西昌森林大火造成19位扑火人员壮烈牺牲,令人惋惜,同时也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安全警钟。清明扫墓中,烧纸钱放鞭炮等扫墓方式,带来巨大的火灾隐患。有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排第一位。沉痛的教训逼我们改变扫墓陋习,不要再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了,这实在太不环保、太不安全了。

  有人可能觉得,坟前烧一烧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习俗,一下子放弃怕被人指责不虔诚、不恭敬。实在没有必要背思想包袱。因为传统节日一直在演变。只要传承了清明节的价值内核,外在的习俗、仪式那是可以变化、不拘一格的。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物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王辉:爱心点燃希望

    每天乘车往返于医院和驻地,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二病区主任王辉亲眼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渐渐恢复活力的过程。

  • 这个叫梅西的小伙值得被我们记住

    他叫梅西,不过他的战场不是绿茵草地,而是疫情下武汉的建筑工地。武汉封城第5天,他选择逆行南下进江城,60天里参与建了7座抗疫医院,包括众多网友“云监工”的雷神山医院。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迟象阳:再次出征,要成为女儿的榜样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只要提起她,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虽然口罩挡住了她的笑脸,但那双眼睛依然向战友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专家组成员董韵竹说。

  • 学学马布里遵纪守法

    近日,球星马布里发微博表示结束14天居家隔离,“居委会的姐姐们夸我表现优秀。”老马的认真自觉,赢得网友一片点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