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让路法”刷屏,蹭热点科普的契机-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45度让路法”刷屏,蹭热点科普的契机

江德斌
2020-01-07 07:27:2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1月5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朋友圈“45度让路法”的动画视频火了。1月3日,四川成都上演真实版“45度让路法”:一辆转运危重病人的救护车遇堵,前方车辆自觉向两旁45度移动让出生命通道,3公里路程只用了4分钟穿越而过。

  “45度让路法”也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让路法”,它最早出现在网上一个德国司机避让消防车的视频里,引起国内网友的集体赞赏。如今这一做法已被国内很多司机接受和效仿,各地多次出现“45度让路法”现实案例,获得了当地交警、消防、急救人员的认同,为执行灭火、救人等紧急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对这一法定义务,我国司机在驾驶培训过程中都已经习得,但在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往往因缺乏训练而不知如何合理避让,导致延误生命救援。熟练掌握避让技巧,这一课广大司机亟须补上。

  “45度让路法”简单易学,操作难度不大,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不妨将其作为合理避让规范行为之一,在驾驶教学和实践中推行。当然,由于此法使用时受到路况、车型、车距等现实条件限制,因而不能作为统一的通行标准,司机也要了解更多合理避让方法,以应对各种突发意外情况。

  眼下,就有媒体和消防部门联合,在社交媒体上以“45度让路法”为由头,梳理总结出遇到对向来车为特种车辆且道路中心无物理隔离物时,遇到只有一条车道,且驾车在特种车辆前方同向行驶时,遇到前方路口停止信号等待放行时,分别该采取怎样的避让措施,同时配以形象的模拟动图,末尾还贴心地附上了因避让导致交通违法后的补救方法。此举在网友那里获赞无数。

  网友追捧、转发“45度让路法”背后,是公众对避让特种车辆的重视,对合理避让方法的渴求。交管部门不妨抓住热点机会,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和手段,为公众上一堂合理避让特种车辆的普及课。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这个低温津贴,可以有!

    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总工会递交提案,建议上海市建立低温津贴制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体育中考满分也设为100,适当否?

    根据云南省发布的最新中考改革方案,体育将和语文、数学、外语并列100分,相比之下,700分的满分中,物理为50分,政治、历史、生物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音乐、美术、劳技各20分,信息10分。其中理化生的成绩还包括了实验操作。

  • 中工时评:竭诚把服务职工的大文章做足做实

    筹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1000万元、联动各级工会推出100项普惠活动、帮助职工化解1000件以上劳动纠纷… …据今天的《浙江工人日报》报道,“2020年宁波工会服务职工十件实事”正式公布,内容涉及帮困、文旅、提素、维权、就业、保健、妇幼关爱等多方面,件件都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是宁波市总工会连续第11年向社会作出的承诺。

  • 中工时评:温暖农民工身心的“法治之光”

    1月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条例》明确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条例》的出台意味着治理农民工欠薪将从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转向主要采取法治手段。

人物

  • 从李佳琦到李子柒——新感性动员

    去年年底以来,直播、短视频领域的李佳琦现象、李子柒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影响力还大尺度地“走出去”。这一切都是在完全民间的、市场化环境下“不经意”间完成的,其背后的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 向平凡人的英雄事迹致敬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然而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

  • 莫张狂应是蔡英文和民进党的座右铭

    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今天举行,从目前情况看,蔡英文将以超过半数的得票率实现连任,民进党的“立法院”席位也可能超过半数。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已经宣布辞职。

  • 难忘黄文秀

    现在距离黄文秀同志牺牲已经6个多月了,她在百坭村为贫困户忙前忙后的身影宛在眼前。“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我和百色400多万老区各族人民一样,非常怀念她。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