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伤医事件频发 医院安保亟待升级-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暴力伤医事件频发 医院安保亟待升级

张西流
2019-12-25 11:20:09  来源: 检察日报

  12月24日上午,网曝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被患者家属捅伤,情况危急。新京报记者从医院医生处获悉,目前杨文医生仍在进行抢救。北京朝阳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孙某被当场控制,并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12月24日 新京报网)。

  此前媒体报道,今年6月29日晚,四川省泌尿外科医院发生患者打伤医护人员事件,男子在伤人后便与家人一同离开医院,去向不明。近年来,各地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危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医患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潜在的矛盾一触即发。如此语境下,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被患者家属捅伤,生命垂危,再次暴露出了医院安保缺位,这更令人难以释怀。

  医院等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医疗服务,属于开放性的公共场所,应该不存在异议。不能因为医院纳入了事业单位序列,就否定其公共场所的属性。在医院里,人员来往频繁,身份关系复杂。特别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稍有不慎医患之间就可能会发生摩擦,轻则产生医疗纠纷,重则引发暴力事件。可见,医院不仅是公共场所,而且是安全风险较高的公共场所。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对公共场所界定为: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医院不在其列。以至于,医院仅属于内部安保单位,治安防范能力比较脆弱,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很难得到公安机关的及时处置,严重威胁着医患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无论是从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医生安全和患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护公共安全的大格局考量,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范围,显得刻不容缓。

  换言之,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亟须医院安保升级。事实上,尽管将医院纳入治安管理,目前尚未通过立法明确,但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和实践,医院引入了公安力量,配备了专职警察和保安,并配置了系列安保器械。比如,东莞市出台规定,医院保卫室可配钢叉、催泪剂等攻击性装备对付医闹。特别是,医疗卫生及公安部门多次发文重申,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当下,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因此,将医院纳入治安管理,不能满足于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和口头重申,更不能止于一些地方的“自选动作”。应将医院等医疗机构,列入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界定的公共场所,依法进行治安管理。同时,制定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等法规,将医院等医疗机构列为特殊行业,进行重点盯防,对于暴力伤医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快速予以处置和打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顺时应势,担当作为,大力推进工会新媒体建设

    职工群众在哪里,工会新闻宣传和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主阵地就在哪里。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国工运事业长青,必须过互联网这一关。

  • 中工时评:“被结婚”之类现象不但有解,而且必须有解

    这两天,贵州一位代女士因为多年前身份证丢失而“被结婚”的新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面对代女士被他人冒用身份证件、伪造户口资料进行结婚登记的事实,河北省的民政部门竟然表示“无法撤销”。

  • 中工时评:网络公益筹款平台莫成商业工具

    一家免费大病筹款平台最近被曝光,其存在工作人员诱导病患瞒报信息进行筹款、根据筹款数量领取业务提成、套用固有模板博取公众同情等问题,引起舆论关注。据新华社报道,存在此类问题的公益众筹平台不只这一家,除了线下地推之外,有的平台对筹款申请和资金监管不严,善款筹措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池利息去向也不透明。

  • 中工时评:让令人揪心的安全事故少点,再少点

    经过多年倾力治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但临近年关,发生在各地的一些事故仍令人揪心。

人物

  • 书写新时代的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素来崇尚英雄,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胸怀天下、志在经世济民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身上彰显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气韵。煌煌中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可胜计,他们仿佛历史天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令无数后来人慨然喟叹。

  • 让温暖人心的举手之劳多一些

    从更高的标准看,将人性化与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也应该成为一种规矩。如何让流程更为合理,更符合人性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 余涛宏:以志愿精神服务社会

    余涛宏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大一新生。前不久,在参加地铁志愿服务时,他看到一名乘客在自动扶梯上摔倒,便第一时间从楼梯上冲下来,及时按下了紧急暂停按钮。他快速反应扶起摔倒的乘客,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回看现场视频,由于速度过快,余涛宏没有站稳,几乎是“连滚带爬”。

  • 浙大“神仙笔记”告诉我们什么

    在感动之余,不妨多想想如何从“神仙笔记”中汲取自己需要的那份营养。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