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黄大慧
2020-12-27 10:23:00  来源: 光明日报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挑战与威胁: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回潮,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这样的乱局下,作为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的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中国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致力于周边地区的抗疫合作、繁荣发展与和平稳定,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开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11月30日,为期4天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闭幕。图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及周边建筑。新华社发

地区抗疫合作的贡献者

  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社会近百年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第一时间主动与周边地区国家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团结协作,是地区合作抗疫的重要贡献者。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国同周边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争取早日打赢周边疫情阻击战。

  首先,在政策沟通层面,中国践行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周边国家密切展开双多边对话交流,为疫情防控明确了方向。在双边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导人多次通电话、互致信函、举行会晤、进行战略对话等,保持了紧密的高层沟通,达成了多项疫情防控方面的重要共识,为维护周边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多边政策沟通方面,中国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中日韩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等多边会晤,增进了周边国家间的协调互信,助力形成地区抗击疫情的最大合力。

  其次,在抗疫物资层面,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困难的时刻,周边多个国家给予了中国无比宝贵的大力支持,深刻诠释了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精神。其中,日本、蒙古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援助更是在中国网络上刷屏,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成为一段佳话。对于周边国家的无私帮助,中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毫不犹豫地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周边国家伸出援手,提供核酸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援助,为周边战疫注入了强劲动力,赢得了周边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赞誉。

  这是7月26日在老挝北部拍摄的中老铁路。新华社发

  最后,在医疗技术层面,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向周边国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并毫无保留地与周边国家在信息经验分享交流、药物疫苗研发生产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为有效遏制周边国家疫情传播扩散贡献正能量。根据周边国家的需求,中国向多国派出高水平的抗疫医疗专家组,协助当地防疫工作高效开展,大大提振了周边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在信息经验分享交流领域,一方面,中国及时向周边国家分享疫情相关信息,如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等;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与周边国家交流防控救治经验,发布了多语种的疫情诊疗和防控方案,开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搭建了线上“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台”,并组织了多场与周边国家间的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在药物疫苗研发生产领域,中国同周边国家大力开展合作,为早日实现药物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不懈努力。

  在复工复产方面,中国同周边国家相互支持、携手并肩,助力经济走向复苏。在疫情防控长期化和常态化背景下,中国和周边国家稳妥、安全、有序地迈出了复工复产的合作步子。中国和韩国、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蒙古、日本等国开辟了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或促进货物流通的“绿色通道”,并正在加速构建周边区域的“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这些创举有利于保障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稳定畅通,为周边地区经济复苏发挥重要作用。

  在世界经济遭受重挫的情况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其中,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最令人瞩目。2020年1至9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4818.1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76.6%;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54.7亿美元,同比增长6.6%。中国与东盟成为地区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

  11月9日,“齐鲁号”中亚班列即将发车驶出位于青岛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12天后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新华社发

地区繁荣发展的促进者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以及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冲击,同时也让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发展利益变得更加紧密相连、高度交融,客观上为促进地区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在此新形势下,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地区繁荣发展的促进者。

  历经8年艰苦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最终得以签署,对中国和周边地区具有里程碑意义。协定的签署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经贸规模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扬帆起航,意味着全球约30%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充分展现了RCEP各成员国对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共同支持。

  对中国而言,一方面,RCEP将加大中国开放的程度,有助于中国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RCEP签署后,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达到19个,自贸伙伴达到26个,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比由之前的27%提高到35%左右,加快了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脚步。值得一提的是,通过RCEP的签署,我国与日本建立了自贸关系,这是我国首次与世界前十经济体签署自贸协定。

  另一方面,RCEP将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助于中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CEP将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顺畅高效联通,有利于满足国内需要,提升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为打造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4月10日,在缅甸仰光北奥卡拉帕医院,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调研该院发热诊区。新华社发

  对周边国家而言,RCEP的签署,首先将刺激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据国际智库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每年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其次,将增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是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一次胜利。

  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各成员国一道,坚定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尽快实现RCEP的落地生效。同时,中国还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中国的自贸“朋友圈”,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早日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

  此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国际机制也获得了可圈可点的喜人成绩。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上,中国与湄公河五国秉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合作主题,按照“3+5+X”的合作框架,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加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目前,澜湄合作正在从快速拓展期进入全面发展期。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22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高举“上海精神”的旗帜,放眼未来,首次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

  在亚太经合组织合作上,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支持者与贡献者,中国促成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的通过,确立了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的雄伟目标,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的行稳致远。

  2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数百名当地各界人士参加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祈福活动。新华社发

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者

  当下,面对日趋复杂的周边地区安全态势,中国始终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倡导政治解决周边热点问题,是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者。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作为半岛的近邻,中国一贯主张以对话解决半岛问题为方向,坚持通过“分阶段,同步走”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实现和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同时,为给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中国还多次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启动对朝制裁决议“可逆条款”的讨论,以缓解朝鲜国内的民生困难。

  在南海问题上,尽管存在着一些域外势力的干扰搅局,但在中国和东盟的携手努力下,南海形势进一步趋稳向好。一方面,中国与东盟秉持“双轨思路”,提出同当事方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快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目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进入案文第二轮审读阶段。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不断加强在南海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稳步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使南海成为合作之海。

  在缅甸若开邦问题上,中国本着真诚态度,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获得了缅孟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中国提出了“止暴、遣返、发展”三阶段解决若开邦问题的设想,并多次向缅孟双方提供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在2020年1月份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时,缅甸总统温敏表示,缅方感谢中方在若开邦等问题上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赞赏中方为缅甸国内和平进程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在“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阿富汗包容性和平和解进程中,扮演了一个支持者、斡旋者和便利提供者的角色,踊跃参与了中俄伊巴四方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视频会议、第三轮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长级战略对话、中阿跨部门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磋商和首次阿富汗人内部谈判,为妥善有效解决阿富汗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未来,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与周边地区国家坚定站在一起,同舟共济,?哿ν?模?欢贤贫?鼙呙?斯餐?褰岢龈?臃崴兜墓?怠?/P>

  作者:黄大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宋环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