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为什么吸引了世界目光-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时事

十九大为什么吸引了世界目光

司晋丽
2017-10-19 11:18:03  来源: 人民政协报

  18日中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采访的中外记者陆陆续续回到了位于世纪坛旁边的“家”。这个家,就是设在梅地亚宾馆的十九大新闻中心。灯笼、欢迎条幅、采访室、通信网络服务室……处处可见的大红色调洋溢着热情,为回“家”的记者们褪去了气温骤降的寒意。

  当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开宗明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五年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五年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闯难关办大事,砥砺奋进、铸就辉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为人类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笔者接触的多家外媒记者,纷纷为中国这五年取得的成就点赞。他们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前来采访大会的1800多名外国记者中,很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先行项目,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目前共有在建项目19个,完成投资总额达190亿美元,也成为巴基斯坦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巴基斯坦VSH新闻电视台记者奥维斯·伊克巴尔·巴鲁奇的家乡就在中巴经济走廊上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瓜达尔。谈及“一带一路”建设,他直言“了不起”,这让他的家乡发生了以前不敢想象的巨变。“不管经贸交流也好,文明传播也好,首先要有路。如果道路通了,很多事情就会不一样。”

  受父亲的熏陶,巴鲁奇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他翻开手机向记者分享了一张照片。这是一张黑白老照片———上世纪70年代,巴鲁奇的父亲作为巴基斯坦政府高级官员访华,与周恩来总理在机场握手的合影。“父亲经常激动地跟我讲起他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情景。他告诉我,中巴关系如同钢铁一样坚固,中国不仅是巴基斯坦的好邻居,还是好兄长。所以我到中国就像在家一样温暖。”巴鲁奇说。

  “中国领导人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努力工作,我想,十九大以后中国会更加繁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大会开幕第一天,从人民大会堂经久不息的掌声里,巴鲁奇已经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力量。他说,接下来几天,将探究这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何方。

  十九大报告给了巴鲁奇线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种力量正来自社会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政治环境的日渐清朗,人民?哿ν?摹⒂?讯?系姆芏肪⑼贰?/P>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的发展,不只是造福中国人民。莫尔的人生选择就是最好的写照。他来自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他告诉笔者,“丝绸之路经济带”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的,而这几乎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为了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随即推出“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以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还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到中国留学,“汉语热”愈加升温。莫尔到北京学习了三年中文,为他现在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将是我接下来采访工作的最重要参考。”开幕式刚结束,毛里求斯德菲媒体集团资深记者布科里就打印出一沓厚厚的报告内容,并开始在感兴趣的地方标注了重点。他的头发已有几许花白,目光严谨深邃。他最关注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和公共政策,还有一点就是“取经”。

  今年是中国和毛里求斯建交45周年。布科里自豪地说,毛里求斯的经济条件和旅游环境在非洲来说都算不错,期待能吸引更多的中国商人前往。目前,毛里求斯着重发展金融和对外经济贸易,也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希望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真经。布科里的心声,让笔者清晰感受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力。

  阿拉伯有句谚语:“求知,哪怕远到中国”。外国记者们的期待,正回答了一个问题:十九大为什么吸引了世界目光。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