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诉讼第一案”不是简单较真-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时事

“无烟诉讼第一案”不是简单较真

宋潇
2017-08-16 11:16:16  来源: 北京晨报

  推动普通列车全面禁烟,不仅需要一个人的较真,更需要多数人能够站出来,勇敢地对公共场所吸烟说“不”。当然,这些前提都建立在铁路部门及时提高服务意识、优化乘客乘车体验的基础之上,让普通列车成为“无烟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近日,开学准备上大一的河北女生李颖起诉了哈尔滨市铁路局,起因是她在从北京前往天津、由哈尔滨市铁路局运营的K1301次列车上闻到了刺鼻烟味。目前,北京铁路法院已受理此案,且定于8月24日开庭。有专家称该案“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普通列车禁烟,可以称之为“中国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8月15日澎湃新闻)

  普通列车禁烟,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即便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中已经明确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可奈何现实当中,往往得不到落实。

  从表面上看起来,女大学生的一纸诉状,仅仅是出于对吸二手烟的不满,但实际上,这样的较真,对推动普通列车全面禁烟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普通列车上确实设有吸烟区,可在吸烟区抽烟,仍然会弥漫很多烟味到车厢内部。况且,吸烟区往往设在过道、厕所旁,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很差,这就导致烟味最终仍然是在整个车厢扩散。

  以往,对于在吸烟区吸烟的人,乘客并不会过多去责问、提醒,其实吸烟区的设立,与其说是对烟民的包容,还不如说是对他们的纵容。

  “禁烟令”的差异化实行,也是造成吸烟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应看到,有些市区确实很明确地写着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并且规定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有义务对吸烟者予以劝阻。但是在列车行驶途中的,工作人员的劝阻,很难起到作用。更应看到,高铁上已经实行全面禁烟,而普通列车却并没有这么做。这就导致,同样都是城市交通的一张名片,都是社会的一块公共流动场所,如此差异化的“禁烟令”,非但不能称为人性化,反而还会以牺牲不吸烟的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让更多人觉得不公平。

  由此看来,“无烟诉讼”其实是对被动吸二手烟的有力控诉,也代表着很多人的心声。普通列车上的吸烟现象,是“差异化”禁烟令的一个缩影,也是城市文明格局的一把标尺。推动普通列车全面禁烟,不仅需要一个人的较真,更需要多数人能够站出来,勇敢地对公共场所吸烟说“不”。当然,这些前提都建立在铁路部门及时提高服务意识、优化乘客乘车体验的基础之上,让普通列车成为“无烟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