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缘何深受青年青睐-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缘何深受青年青睐

彭训文
2019-04-01 07:31:4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几天,“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正在湖南长沙举行。通过友好交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代表们成为好朋友。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之际,“一带一路”各国青年进行这样的人文交流,颇有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近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国青年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他们对“一带一路”的了解和认同,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广得人心、得道多助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在青年身上日益彰显。

  海外青年们为何如此青睐“一带一路”?笔者想讲两个印象颇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师生。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校长雷亚莱和8名高中学生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从事中意友好事业的良好意愿。笔者与他们交流时,他们能用流畅的中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当谈到“一带一路”时,一名学生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无论是对意大利还是欧洲。特别是中意双方最近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更让他们感到机遇巨大。一些学生表示,他们将到中国留学,就是希望以后能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意大利青年学生对“一带一路”的认同颇具代表性。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千百年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人民谱写了友好往来、相知相交的历史篇章。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很多意大利青年读着马可·波罗、利玛窦、艾儒略的故事长大,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他们发自内心认同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法国一个华人青年。他小时候在广东生活了10年,随后到法国上学,如今即将大学毕业,马上就要找工作了。笔者问他想从事什么职业?他斩钉截铁地说,希望找到一份促进中法经贸交流的工作。在他看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每个华侨华人来说都是大机遇。

  对于在海外生活的“华二代”“华三代”来说,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他们内心认同祖(籍)国的文化纽带的话,“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机遇,就是他们深化与祖(籍)国之间经贸联系的新纽带。事实上,他们有很多独特优势,比如语言优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开放的国际视野等。他们能够成为“一带一路”在海外有力的宣讲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一带一路”——作为回答“世界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重要倡议——已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面临着重大合作机遇。但是,这些合作机遇归根结底需要各国有志青年热情参与、深入实践。可以期待,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广大青年将获得更多认识、了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平台,必将谱写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成功故事。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流浪大叔爆红 谁该感到羞愧

    流浪大叔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网红,他叫沈巍,据说是某单位因病停职的工作人员。媒体起初报道这位流浪大叔时,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说实话,沈巍的爆红一改电商时代网红靠颜值或才艺出圈的规律。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理想和坚持的社会底层流浪者

  • 为救助者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治。制度性保障并不排斥道德弘扬,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坐高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有乘客突发病情,请求列车上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提供帮助。媒体也经常报道,某某医生在列车上及时仗义出手,救病人于水火。可最近的一则新闻,令不少医生心生疑虑。

  • 让“海子”回到他原来的样子

    今年3月26日,是诗人海子离世30年的日子。这些年来,人们把许多意义和价值附着在他身上,谈起诗歌时总是会谈起他。想起当年与他的交往,让我心生很多感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中文系的同学办了一个小期刊《启明星》,有了一点反响,作为法律系同学的海子来到我宿舍

  • 把好思路变好出路

    2018年3月,河北省文联干部赵云旺来到阳原县大田洼村,担任第一书记。因为他是文联干部,乡亲们都叫他“文化人”。一声“文化人”,饱含了乡亲们对赵云旺的尊敬,也折射出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尊称的背后是担子,更是信任。赵云旺坦言:“光舞文弄墨不叫‘有文化’,得有真本领,带着百姓脱贫。”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