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摇钱树-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莫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摇钱树

黄琳斌
2019-04-03 10:22:48  来源: 经济日报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山东聊城、山西大同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遭严重破坏的情况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

  一是一些地方的政绩考核机制不科学,重经济增长、轻历史文化保护,在推动地方发展中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的政绩。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只是把历史文化名城当作“金字招牌”和“摇钱树”,不是对古城建筑原样修复,而是大片拆除老街区,新建仿古宅院,大搞商业开发,一心只想赚快钱、出政绩。

  二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还不够有力,缺乏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敬畏之心。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现实中,极少有某地政府负责人因为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受到处分或被撤职。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一笔宝贵财富,也是这座城市保持其独特风貌和独特文化,避免“千城一面”的重要基础,弥足珍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这样才不会愧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好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发展者。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十年一诺暖如歌

    【人物】坚持十年为老人拍照的摄影师【故事】“看镜头。微笑。非常好!”在摄影师充满温情的镜头下,一位白发老人神采奕奕的笑容出现在了照片上。镜头里有什么?春天的鲜花,飞扬的青春,难忘的记忆,还有老人们的笑容……对于镜头中的老人们来说,这样的照片不会褪色,而摄影师们也在快门的闪动中为岁月留影。

  • “大师沈巍”与“诗人余秀华”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些天,“大师沈巍”算是网上最红的红人,似乎有遮盖响水事件之嫌了。沈巍,本流浪汉一枚,在上海的街巷流浪26年。然后,有人接连不断地拍沈巍先生之视频,发出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感慨;然后,出现了一位所谓的“师娘”(据说这位半老徐娘也红了

  • 流浪大叔爆红 谁该感到羞愧

    流浪大叔一夜之间成为全民网红,他叫沈巍,据说是某单位因病停职的工作人员。媒体起初报道这位流浪大叔时,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说实话,沈巍的爆红一改电商时代网红靠颜值或才艺出圈的规律。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理想和坚持的社会底层流浪者

  • 为救助者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治。制度性保障并不排斥道德弘扬,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坐高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有乘客突发病情,请求列车上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提供帮助。媒体也经常报道,某某医生在列车上及时仗义出手,救病人于水火。可最近的一则新闻,令不少医生心生疑虑。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