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布成良
2019-01-22 09:53:30  来源: 光明日报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不断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曲折没有中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理念的当代价值和世界价值。

  不断坚守和创新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依靠革命精神,我们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要继续保持革命精神,要弘扬和创新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文化竞争力。把文化分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高端产业是创新和竞争的基础。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文化产品市场的规范。针对当前文化产品市场以次充好、真假难辨等诸多乱象,应加快实施版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战略,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为,使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文化产品的创新上,积极创作世界级文化精品,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从而提高文化活动的创新力、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要积极以项目带动文化载体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文化的旗号去赚钱,滋生了一些缺少文化底蕴和背离文化本质的乱象。对此,一方面要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问题,通过推进园区产学研结合,引入各类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尤其是工业设计、工艺设计门类的工作室,树立以“大产业”“大文化”“大战略”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思路。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加强投融资和管理咨询服务,提升文化园区企业业态,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区域特色,注重错位发展,以此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文化产业梯度结构。

  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造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格局形成,文化市场机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股力量双向推动,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为此,需要对体制机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对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

  (作者:布成良,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治理餐厨垃圾,咋办好?

    在农业农村部1月8日进行的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远程培训上,该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要“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在此之前,该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饲喂过程中使用了餐厨剩余物。

  • 中工时评:美国建墙僵局何时破解

    从去年12月22日至今,美国政府部分“停摆”已有20多天,创下美国史上政府关门时间最久纪录。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不建墙无预算”,国会民主党人则决意与总统死磕到底。

  • 中工时评:老旧住宅电梯更换该由谁买单?

    高楼云集的上海市,服役超过15年的电梯已经有3万多台。根据该市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上海将全面实现对使用满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进行远程监测

  • 中工时评:别让“不敢”成为教科书式执法的绊脚石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做是官方对于“教科书式执法”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更多“教科书式”执法的一种呼吁。

人物

  • “杀鱼弟”的人生为何偏离正轨

    《北京青年报》近日报道,1月3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菜场水产门市发生一起斗殴事件,网红“杀鱼弟”孟某和其父亲因卸货挪车纠纷,将男子陈某肋骨和鼻梁骨打骨折。目前,父子二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2010年,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小男孩在自家鱼摊上手持菜刀,熟练地将一条条鱼开膛破肚。纯熟的杀鱼技巧、倔强犀利的眼神

  •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先生的离去,早已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

  • 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1月15日,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上了热搜。沃森是诺贝尔奖得主,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却因为发表关于“种族智力论”和“基因差异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而遭到强烈抵制。

  • 致敬钱院士,非议可以休矣

    刚刚捧回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钱七虎院士,转身就将800万奖金一分不留地捐给了自己家乡的慈善事业。围绕该不该捐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老科学家的善举打动了社会。年逾八旬的老人,辛劳了一辈子,头发花白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如今在这样的荣誉面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