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不是“唐僧肉”-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科研经费不是“唐僧肉”

李万祥
2020-01-07 09:21:06  来源: 经济日报

  近日,历时5年的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贪污科研经费案公开宣判。法院对被告人李宁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300万元。此案的宣判对相关领域腐败行为敲响了警钟。

  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和创新一直备受重视。然而,随着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大,科研人员违规违法套取科研经费的案件不时发生。侵吞、虚开发票、虚列劳务支出……科研经费渐渐成了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

  对于套取科研经费行为的认定,法律界一直在关注。首先是如何定义“科研经费”法律属性。有人认为,科研经费是公款,套取公款就是贪污犯罪;有人则认为,科研经费并非公款,只是对合同相对方科研活动的对价支付;也有人认为,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不应一律入罪,若仍用于科研项目则可以免于刑事追究。

  众说纷纭中,科研经费的属性问题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在区分科研经费类型的基础上再确定其属性。需要明确的是,课题组申请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经费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划拨给高校后其属性仍是国有财产。这类经费姓“公”,不是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任何个人的私有财产。从刑法看,侵吞、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涉嫌构成贪污罪。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委、地方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政策作了部分调整。2016年7月份,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从简化预算、经费比重,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绑+激励”措施。2019年7月份,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明确,要区分突破现有规章制度,按照科技创新需求使用科研经费与贪污、挪用、私分科研经费的界限;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突破现有制度,但有利于实现创新预期成果的,应当予以宽容。

  虽然有“放管服”政策下的“松绑”,但对于套取科研经费的贪腐行为仍应严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无论什么职务,作出的科技创新贡献有多大,都不能成为法外开恩的理由。

  笔者认为,在保障经费充裕和科学使用的同时,既要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扎紧制度篱笆,又要简政放权,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切实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防止科研腐败,降低科研人员刑事风险。同时,科研人员应当自珍自爱,树立制度意识,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自觉维护科教领域的清风正气。须知,那些平时觉得“繁琐”“难缠”的表格规章,其实正是保障自己科研活动依法合规的“护身符”。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无证件办事之城”,值得期待!

    据1月5日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如今,在浙江宁波,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没带身份证件也不用跑回家取了。这是宁波市公安局倾力打造“阿拉警察”App的结果。因其实用和便捷,该App一经问世就以“星火燎原”之势斩获上百万用户。

  • 中工时评:着力把工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各级工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关键就在于把那些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努力推进工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从而不断巩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各种制度优势,着力把工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劳动关系领域的治理效能。

  • 中工时评:2020年:万众一心、不负韶华再追梦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 中工时评:高校严管研究生,不能仅靠“一退了之”

    学校严格管理,对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的学生予以坚决清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研究生管理是否只有“一退了之”,还值得思考。

人物

  • 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以十一连胜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 “汪峰”一怒,实为正风

    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基层工作要办的事不是小事。要办好这些事,靠的是严实作风,要杜绝的是散漫之风。

  • 马云被借钱反映出什么问题

    马云日前在参加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时发表了一个很短的演讲,称自己在一天内收到了5个朋友的借钱电话。马云没说明借钱人的身份,但最大可能是与他同道的企业家朋友。“不容易”,马云说出的这三个字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年轻的创业企业面临的沉重生存环境。

  • 700封地理“情书”上写着“真爱”

    浙江金华,一中学90后地理老师丁晓涵, 4天收到700封学生写的地理"情书"。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