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女教师化淡妆并非多此一举-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要求女教师化淡妆并非多此一举

刘传斌
2019-03-04 13:32:59  来源: 红网

  近日《钱江晚报》报道,记者在和杭州滨江区春晖小学田校长聊天时了解到,春晖小学要求每一个女教师都要化淡妆上班,并且每个工作日她都要在群里提醒。她认为,老师的形象实际上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形象,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对此,有网友表示,“吸引学生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在”。更有人指出,“难道化了妆的老师就能教出好学生来吗?”等。笔者以为,该校校长提倡女教师化淡妆,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非多此一举。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力的。”适度化妆能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气质。倡导女教师化淡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温情细节,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老师化个清丽简约的淡妆,能让自己更加自信,更有精神,更显庄重。这是对职业的尊重,也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老师除了渊博的知识、亲切的语言、有效的引导,外在形象也不可忽视。面容,是教师外在形象的重要部分,学生最为关注。既不浓艳也不冷清的淡雅妆容,能给人清新脱俗之感,能带给学生健康、阳光的感觉,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

  女教师化淡妆上课,对学生是一种美的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视觉审美负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清爽靓丽的面容更易吸引学生,对学生正确欣赏美、理解美、展示美是一种积极引导。有老师说,“进入课堂前,擦点淡淡的口红和BB霜,气色好了许多。学生们爱听我的课,觉得自己都年轻了。”

  另外,尽管对老师的装束没有明文规定,但依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一项,就有衣着得体的要求。虽然《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提出不准老师化浓妆,涂指甲油,但没有任何法规条文对老师化淡妆加以禁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之美,美在心灵,也美在外表。老师每天花点时间,把自己的妆容修饰得清丽淡雅,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应该是新时代每位老师的追求。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未成年人优惠票该用什么标准?

    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全国第一宗未成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广东省消委会就某集团旗下多个主题公园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的问题,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以身高排除和限定不特定大多数未成年人消费者权利的侵害行为,以恰当有效的方式依法给与全部未成年消费者应有的优惠。

  • 中工时评:慕安会因何尽吹“合作风”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秩序和全球安全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频频作恶,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接踵而至,技术发展和气候变化带来不确定性

  • 中工时评:委内瑞拉局势的三种可能

    自1月23日委内瑞拉议会主席瓜伊多宣称就任“临时总统”后,委局势持续紧张。目前委总统马杜罗仍然得到最高法院和军队的支持,但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干涉正试图从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等方面向委政府继续施压。

  • 中工时评:治理餐厨垃圾,咋办好?

    在农业农村部1月8日进行的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远程培训上,该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要“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在此之前,该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饲喂过程中使用了餐厨剩余物。

人物

  • 一个人,一条路,一座城

    两次进藏的艰难经历,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率领10万军民征服天险, 用7个月零4天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他长眠在昆仑山上,因为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心愿。走在青藏线上,他的名字总是不断地被提起。他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的奠基人”。每当格尔木人民提起他的名字时

  • 刘国梁用“誓与球队共进退”诠释担当

    中国乒协日前宣布国乒备战东京奥运会战略体系成立,同时公布了球队2019年教练组成员以及“男女一队教练组考核积分标准、考核及奖惩办法”。按照协会章程,中国乒协是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业务范围包括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竞赛、国际交流等。

  • 蔡英文疯狂“反中”,底气很虚

    蔡英文当局在去年岛内县市长选举大败后,不顺应民意拼经济,反而掀起一波“反中、抗中”高潮。蔡英文在接受CNN专访时称蔡当局敢如此,首先是因为它想当然地认为中美会发生全面对抗,而它可以火中取栗。确实,中美关系当前进入了一个竞争多于合作的阶段

  • 脚上没泥走路飘

     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冲锋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脱贫工作的成绩,与广大驻村干部沉下身子真抓实干是分不开的。今天起,本栏目聚焦驻村第一书记,从他们身上汲取脱贫路上奋力攻坚的正能量。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