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现“假专业”的症结在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职校现“假专业”的症结在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

熊丙奇
2018-09-19 09:52:09  来源: 光明日报

  近日,多位江苏明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称,这段时间很多家长寝食难安,原因是3年前他们把孩子们送到了一个“真学校”,学了3年“高铁乘务”专业才发现,学的是个“假专业”。最近学校告知该专业学生,学校没有“高铁乘务”这个专业,必须要转成“旅游管理”专业,才能获得毕业证。

  在真学校遭遇“假专业”,这当然令学生、家长气愤,社会舆论也指责这所高职院校,是以虚假专业招生忽悠学生。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出现这样的问题,责任并不一定全部来自学校。“真学校”的“假专业”,可以说是高职院校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带来的尴尬。

  据学校官网显示,明达职业技术学院199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1996年挂靠扬州大学招生,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是具有独立颁发大专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但是,根据江苏教育厅的回应,2015年5年制的专业里面,该校没有“高铁乘务”这个专业。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专业至今还在招生。

  有舆论质疑该校是在忽悠学生,但众所周知,中职录取(包括3+2五年制),是要纳入当地的中考招生计划的,考生要根据学校发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达到学校的招生条件,才能被录取。对于学校的招生计划,地方教育考试部门是要审核的,如果专业没有得到批准设立,为何会出现在招生计划中?

  3+2五年制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改革探索。通常来说,被录取的学生前3年按中职管理、教学,后两年,则进入高职管理,毕业后获得高职文凭。出现在招生计划中有这一专业,但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却没有这一专业,必须转专业,很大的可能是,该校一直争取设立3+2五年制的“高铁乘务”专业,但并没有得到批准。

  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教育部指定的高考信息公开平台——阳光高考网平台上,进入“专业库”中的专科专业介绍,查询开设“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的院校,赫然有明达职业技术学院。也就说,这所学校是有“高铁乘务”高职专业的。因此,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五年制“高铁乘务”没得到批准。这就导致读3年中职的学生,没有获得免学费补助,需要转到其他专业后才能获得,以及读完中职进入高职阶段,要求转到其他专业。

  显然,当初教育考试部门在审核该校3+2招生计划时,并不严肃,在这一五年制招生还没有审批的情况下,就允许学校招生,而招生之后,学生却不能按这一专业进行管理。

  而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还有限,还应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除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以外,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无须备案或审批,而“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是非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学校完全可以自主设置。按理说,3+2的“高铁乘务”也可自主设置,那么为什么学校设置的这一专业,却不被批准呢?

  可以解释的理由是进行3+2五年制中高职贯通改革,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不是学校想改革就改革。这所学校想开设3+2“高铁乘务”专业,也以为自己已有高铁乘务高职专业,因此觉得进一步开设3+2“高铁乘务”专业也没有问题,但却遇到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出解释。

  高职院校以及所有中职学校办学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条件,自主设置专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信息公开等方式引导高职院校举办专业,但却不应该过多干涉。高职院校举办某一专业,学生也愿意报考,可却被指为“假专业”,这实质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还没有把办学自主权充分落实给学校的问题。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品读“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_荔枝网新闻

    金秋九月,值此万家团聚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上一篇关于“守岛英雄”王继才的“追忆”,让我们再一次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所组成,国家与家庭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 逆风前行,“山竹”下的平凡英雄可赞可敬

    巨浪滔天、狂风呼啸、海水倒灌、高楼摇晃、玻璃震碎……威力惊人的台风“山竹”,连日来在朋友圈里刷屏。有珠三角朋友说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台风面对来势汹汹、席卷一切的“山竹”,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闭门不出。但也有人不惧危险、逆风而行,始终坚守工作岗位

  • 永远记住人艺“老爷子”的小纸条

    人称人艺“老爷子”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表演不着痕迹而又精准到位,风格以风趣幽默、细腻传神著称,其周身散发的悲悯温情气质在众星云集的北京人艺独树一帜。几天前,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也永远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如果说单田芳先生门里出身天赋好的话,那么朱旭的起点不仅不高

  • 敬畏公平 理顺人心

    【人物】“像花儿一样的”古丽米热【故事】古丽米热·阿布力孜,是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一名女法官,她可以用维汉双语起草判决书。在双语案件中如何让双方当事人都相信自己?古丽米热通常会采取调解的办法“古丽米热法官会保障我们权益,有她在我们不怕权益得不到保障”“古丽米热法官是一个请客不去、送礼不要的好法官”……这是当事人对古丽米热的评价。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