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遭遇中东之殇-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美国遭遇中东之殇

刘中民
2020-01-02 14:15:15  来源: 环球时报

  在2010年代的最后一天——2019年12月31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的冲击。事实上,最近一个月来,美国与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冲突不断。由于美国驻伊拉克基尔库克等地的军事基地接连遭到袭击,美国于12月29日对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旅”进行袭击,导致后者数十人死亡,而12月31日发生的美国大使馆遇袭事件无疑是什叶派民兵的报复。当然,华盛顿自然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视为伊朗支持的力量,并把矛头指向伊朗,使得该事件与美国和伊朗的地区博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美国在中东的遇袭屡见不鲜,但“伊拉克”这个与美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字眼,令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在年代交替之际拷问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及未来美国在中东的命运。

  相对于欧洲列强,美国在中东是一个后来者。二战前,美国与中东的来往主要是商业和文化关系。二战后,美国全面取代欧洲在中东的地位,并伴随冷战的展开与苏联在中东展开了全面争夺。尽管美国在阿以冲突中对以色列的偏袒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感,但由于当时中东的阵营对抗,以及美国在中东尚无大规模直接的军事介入,美国似乎也并非中东国家十分仇视的对象,它通过以色列、土耳其、沙特、伊朗(1979年以前)等地区盟友抗衡苏联,维护自身的利益。

  美国在中东的麻烦源于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伊朗从亲美走向反美,尤其是愤怒的民众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美国人质事件,令美国在中东名誉扫地,美国与伊朗的对抗由此延续至今,这也是美国在随后爆发的两伊战争选择支持萨达姆政权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埋下了伊拉克地区霸权膨胀,进而引发1990年海湾危机、致使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乃至也埋下了2003年美国再度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孽缘。而同在1979年爆发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基于反苏需要支持“基地”等“圣战”组织,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长期驻军沙特,使美国成为“基地”组织仇视的对象。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在中东最为辉煌的十年,克林顿“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战略使中东维持了基本的平衡,最终却无果而终。巴以和平逆转为持久、且时断时续的冲突,伊朗和伊拉克也并未臣服,而美国与伊斯兰极端力量的仇恨却在不断累积和爆发,美国在中东的目标多次遭袭。

  进入新世纪后,导致美国发生战略错乱的“9·11”事件爆发,结果是美国错误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持续至今,美国对不断坐大的塔利班束手无策;2011年,伴随奥巴马为抽身中东撤军伊拉克,伊拉克战争“被结束”。也正是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急于从中东抽身的美国进退失据,其内在矛盾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和成本减少,使其根本无力主导剧烈变动的中东地区事务。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斯兰国”的滋生、伊朗的崛起、叙利亚危机的久拖不决,都是这种困境的产物,而以民主改造为核心的“大中东计划”早已淹没在阿拉伯大漠之中。

  及至特朗普主政,美国中东战略在本质上继续收缩,剿灭“伊斯兰国”、遏制伊朗成为特朗普的主要目标,但其主要做法是减少投入,利用地区盟友冲锋在前,并从中捞取军火收益,服务于“美国优先”的目标。当前,遏制伊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主线,但以避免发动战争为底线的美国,尽管通过政治施压和经济制裁重创伊朗,却无法颠覆伊朗政权。相反,“阿拉伯之春”以来,伊朗对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也门什叶派力量的影响不断增强,使伊朗打击美国及其盟友的能力已经从波斯湾扩展至地中海,当前美国在伊拉克的遭遇就是这种逻辑的体现。

  纵观历史,美国在中东的遭遇再次演绎了“中东是霸权的坟墓”这一逻辑。美国不断在中东扩张霸权,但其霸权在中东是“不折不扣地建立在沙滩之上”(布热津斯基语),甚至导致“老鹰坠地”(沃勒斯坦语);美国不断在中东输出意识形态,收获的却是“文明冲突”这一“自我实现的预言”。(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2020年:万众一心、不负韶华再追梦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 中工时评:高校严管研究生,不能仅靠“一退了之”

    学校严格管理,对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的学生予以坚决清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研究生管理是否只有“一退了之”,还值得思考。

  • 中工时评:协力同心,共筑稳就业“大堤”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等。《意见》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将促进就业与稳就业联通,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就业优先的政策内涵。

  • 中工时评:顺时应势,担当作为,大力推进工会新媒体建设

    职工群众在哪里,工会新闻宣传和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主阵地就在哪里。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国工运事业长青,必须过互联网这一关。

人物

  • “汪峰”一怒,实为正风

    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基层工作要办的事不是小事。要办好这些事,靠的是严实作风,要杜绝的是散漫之风。

  • 马云被借钱反映出什么问题

    马云日前在参加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时发表了一个很短的演讲,称自己在一天内收到了5个朋友的借钱电话。马云没说明借钱人的身份,但最大可能是与他同道的企业家朋友。“不容易”,马云说出的这三个字背后,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年轻的创业企业面临的沉重生存环境。

  • 700封地理“情书”上写着“真爱”

    浙江金华,一中学90后地理老师丁晓涵, 4天收到700封学生写的地理"情书"。

  • 书写新时代的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素来崇尚英雄,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胸怀天下、志在经世济民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身上彰显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气韵。煌煌中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可胜计,他们仿佛历史天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令无数后来人慨然喟叹。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