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家长捐口罩之外还有更优解-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号召家长捐口罩之外还有更优解

何鹏飞
2020-04-28 10:44: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一些地区整体迈入低风险,教育教学秩序也开始有序恢复。复学物资储备是否充足,是衡量复学准备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各界都在着力储备测温仪、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师生复学后的身心健康。

  爱心家长、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在复学的准备阶段,不少机构和个体在想办法捐善款、捐物资,为师生返校复课的安全、平稳、有序而努力。不过,日前媒体报道广东某小学在家长群中发布捐赠倡议书,号召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接龙”,回复所捐赠口罩等物资数量的明细。尽管校方表明是“自愿”,但也有舆论认为这样的“自愿”可能变为“被自愿”。

  每所学校自身特点不同,所制定的复学方案也不尽相同,尽管校方为复学全面开启防疫物资“备战”模式无可厚非,但微信群“接龙”捐赠的方式值得商榷。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等防疫物资一度成为社会紧缺品,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家长购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能力也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而且,班级的家长微信群是一个公共空间,往往又是熟人圈子,班主任在群里发出号召,有可能会让一些家长陷入两难。比如,有的家长多捐一些钱物,但希望做好事不留名;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有限,照顾好自己家庭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群里的“自愿捐赠接龙”一方面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无形中给部分家长、学生带来攀比的压力。

  实际上,即便是捐赠也可以换种更好的方式,现阶段国内防疫物资不会像疫情初期那样,有钱买不到或者背离市场行情太多。校方如果公开透明地向社会表明防疫物资需要多少、用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发放,一定会有愿意捐赠的爱心机构和家长,只要能用到实处,守护复学复课师生健康安全,社会各界一定会形成强大力量,助力学校守牢复学复课疫情防控阵地。当然,寻求社会捐赠之外,学校所归口的教育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也要在复学后的防疫物资准备上承担责任。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一枝春”装点春满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辆辆满载援助物资的货车,从长乐坪镇抵达武汉。车上的85吨土特产,是长乐坪镇17个村的村民肩挑背扛、跋山涉水送出山村的。

  • 忘不了,火神山医院封存的最后两小时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悄然回撤,留给武汉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回顾奋战在武汉一线的战斗历程,他们百感交集,他们是为武汉拼过命的战士!

  • 战疫院长访谈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德俊:挑最重的担子 啃最硬的骨头

    来不及休整,孙德俊随即将工作重心转到入境患者的救治中。孙德俊是典型的专家型医院管理者,既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又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在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内蒙古118例境外输入病例中,3例为重型,1例为危重型。过山车似的病情变化,一度将输入的危重型患者推向死亡的边缘。

  • 武汉战“疫”丨在ICU,每一次胜利与失败,都关乎生死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在疫情防控一线发起一次次冲锋回首那些在武汉奋战的日夜“白衣战士”心中有太多感动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路小跑,争分夺秒与病魔搏斗。我们无惧病毒,唯一怕的就是时间不够用,抓紧每分每秒完成更多的工作。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军种和单位,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胜仗、零感染”!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