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让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朱隽
2019-10-11 09:55:06  来源: 人民日报

  乡村振兴为人才等资源要素回流乡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农村正在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不久前,“关于检查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报告中提到这样两组数据,其一,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8亿人;其二,同年,全国各类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累计达780万人。一边是农民工进城,一边是“创客”返乡下乡,我国就业形势的新特点,充分揭示了当前城乡之间人才要素双向流动的新趋势。

  这个新趋势的意义不可谓不大。我们一直说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个“短”到底短在哪里?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短在发展要素缺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并不十分均衡,城市这一头的吸引力显得更加强势。缺少了必要的资源要素支撑,乡村发展的步伐自然很难与城市保持同步。

  而在乡村短缺的各种资源要素之中,人才缺乏可以说是突出的掣肘因素之一。从笔者这些年采访过的村庄看,有没有人才支撑,乡村发展面貌还真是不一样。那些有能人带动的村子,大多有像样的产业,村民干得了事,挣得到钱,村里看得到年轻人的身影,听得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感受得到那种由内而外的生机。反观那些缺少能人、明白人的村庄,村里没啥能够致富的营生,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留守下来的不是老幼,就是病弱,乡村本该有的活力也无处寻觅。要让这些乡村重现活力,让乡村发展的短板尽快补齐,推动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尤其是由城市回流乡村就显得特别重要。

  可喜的是,乡村振兴为人才回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些年,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出台,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正旺;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环境日益整洁宜居,农村正在成为大有作为的天地,农业正在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

  干事创业的好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能人愿意到农村大显身手,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些关系需要协调好。比如,进城务工和返乡下乡二者之间并没有孰轻孰重,我国依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不能因为返乡下乡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而对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有丝毫忽视,也不能对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等扶持有丝毫懈怠。吸引在城市小有积累的能人返乡创业,重要前提是必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否则就算口号喊得再响,也很难催动这些能人返乡的脚步。如今,鼓励返乡下乡的优惠政策不少,各地应当真正行动起来,抓紧机遇搭建好创业平台,让返乡下乡的“创客”们真正干得了事、干得成事。再比如,返乡下乡的“创客”和本就在农村务农的农民之间,应当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人们可以牵头创业,但还是要把适合农民从事的岗位留给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做到不让农民的利益受损,让他们的生计发展有保障。

  城乡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要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堵点被打通,城市和乡村一定会携手并肩,向着融合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农民工爱上马路不愿“进屋”,该如何反思?

    今天的工人日报以《务工者“进屋难”,马路市场死灰复燃》为题,披露了山东省济南市某农民工服务中心面临的尴尬。报道说,去年末建成的槐荫农民工服务中心曾刷爆济南的媒体圈:宽敞的院落,明亮的大厅,周到的服务,便利的餐饮供应,让四面八方来这里找工作的农民工再也不受寒风酷暑刮风下雨之苦……

  • 中工时评:大庆过后,别忘了收好国旗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从官方到民间,都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隆重”的标志之一就是各地悬挂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宛若红色的海洋。

  • 中工时评:为优化营商环境立规,超赞!

    今天多家媒体报道,李克强总理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 中工时评:尽享人民共和国的无上荣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成就人民共和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梦想的基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人物

  • 赤胆忠诚卫平安

    汪勇是一名爱岗敬业的社区民警,从军17年、从警13年。作为军转干部,汪勇一直扎根基层。他是群众的贴心人,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真心实意为民服务;也是辖区治安的忠诚卫士,曾经的案件高发地区已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

  • 马未都“打假”,病毒营销的套路该有人管

    近日,一张“扫码免费听马未都讲故宫”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传播。马未都告诉记者,由于很多人向他核实网传免费视频的真实性,他受到很大困扰。

  • 精研挚爱铸匠心

    李向前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首席技师,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1995年,他从一所铁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来到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从此与内燃机车结缘。

  • “不掉几层皮,是干不出来的!”|初心故事

    作为在一次次重大工程历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领军者,蒋清富说:“青春的成长是在摸爬滚打中磨砺的,是艰辛曲折中的螺旋上升,需要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奋斗,我们年轻一代在实现中国航天梦想的同时,也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