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要做到“静而不冷”-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离婚冷静期要做到“静而不冷”

 乔杉
2018-07-23 13:57:45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对于那些一时冲动想要离婚的夫妻,法院正设法让他们冷静一下。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也就是说,在最长3个月的时间内,法院暂不作出判决,一切等冷静期过后再说。

  离婚冷静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最高法正式对冷静期期限作出明确规定之前,一些地方就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如2017年3月,四川资阳市安岳县人民法院发出该省首封离婚冷静期通知书;2017年7月,陕西丹凤县法院庾岭法庭发出该省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2017年10月,山东济南市中区法院在全市首推离婚冷静期制度;今年7月16日,广东高院首次提出离婚冷静期的完整规定。

  远不止是法院,相关部门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去年武汉媒体曾报道,武汉市民政部门的一个婚姻登记员在9年时间里,以“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之类的善意谎言挽救了500余对濒临破裂的婚姻。这个细节来自一个演讲环节,没有进一步的细节证明,数据可能不尽准确,但适当冷静有利于婚姻稳定却是不争的事实,也符合人们的印象和认识。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过去婚姻裂痕产生后会有各种干预。比如离婚之前,会有各种调解,到了民政部门,也有专门人员先行调解。而现在,这些环节很多都没有了,离婚完全成为两个人的事情。这可以理解成为是社会进步,是婚姻自由发展的结果,但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自由的背后有时是更大的不自由。比如说,由此带来的家庭问题,特别是当事双方其实还有感情基础,因为冲动而离婚,因为脸面而行远,远远不是婚姻自由能够解释的。

  设立离婚冷静期,并非为了干涉婚姻自由,而是为了避免一些“冲动的魔鬼”,为了更大的婚姻自由。在法律上,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需要经历一定程序,谈好了找民政,谈不好找法庭,都需要一定时间。离婚冷静期不是不准离婚,而是在为避免冲动离婚略尽微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法国、韩国、英国等国家都用不同形式和名称对冷静期制度作了规定。

  婚姻自由是一种基本自由,谁都无权干涉,但也应当把人们的担心当作提醒,防止离婚冷静期被滥用,甚至带来误伤。正如很多人讲的,感情已破裂甚至存在家暴嫌疑的离婚情形,冷静期有可能成为“虐待期”。最高法发文规定,要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这应该视作是一个前提条件,法院不能无视具体情况和当事人意见,仅仅为了刷存在感,为了秀所谓的“暖心”而去挑战婚姻自由,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要看到,离婚冷静期给法院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要防止出现“一冷了之”。离婚冷静期不能成为法官办案拖时间的理由,也不能把冷静期通知书一发完事,要做好后续工作。如果没有配套制度,那么当事人就有可能利用这段时间做出恶意伤害的事情,比如转移财产、隐匿财产。从一些成功试点来看,冷静期内,法院联合有关方面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有利于离婚冷静期更好地发挥作用。

  离婚冷静期不能“一冷了之”,而是要做到“静而不冷”。所谓“静”,是指根据情况充分权衡,冷静期通知书发出去之后,可以让双方“静一静”,但不能当“甩手掌柜”,甚至为一方所利用,让当事人感受冷意,面临更大伤害。离婚冷静期与婚姻自由并不违和,关键要看人民法院如何把相关规定把握好、运用好。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石鼓镇里说植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 不朽的失败者

    很多中国人,在小时候都曾听过一首著名民谣——《蓝色的亚得里亚海》,这首歌来自克罗地亚。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乡”,就在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沿海,与波黑接壤的达尔马提亚地区。

  • 一路逆袭 放羊少年迎来等待已久的“梦幻”绽放

    无论是世界杯赛上的曲折经历,还是过去多年的无数挫折,都写尽了“艰辛”与“不易”,不难想象他们在艰苦中勉力前行的画面。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