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触摸“中国智造”的力量-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媒体关注

让世界触摸“中国智造”的力量

铁声
2020-12-03 15:15:31  来源: 河北新闻网

  11月28日上午,一根根50米长的钢轨被缓缓吊上轮船,标志着我国高铁“整体出口”的“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使用的首批钢轨在防城港码头启运,中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可进行长定尺钢轨出口的国家之一。(12月1日人民铁道报)

  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强则实力强。近年来,安全快捷、平稳舒适的中国高铁,为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名片”的高速铁路也踏上了自己的新征程,跑出了发展新速度。

  当前,“走出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高铁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如报道所称,2018年开工建设的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而雅万高铁项目所需钢轨由攀钢集团公司生产制作。这种以科技发展为主的“技术外交”,不仅让我国的高科技技术走出去,也彰显了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实力。

  事实上,短短几年来,中国铁路人孜孜以求,以科学、严谨的追求精神,成功突破了地质沉降和轨道热胀冷缩问题,有效控制了钢轨全线高低误差,成功解决了适应多种环境、多种气候下高铁安全运行问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成为世界上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特别是眼下,中国高铁“抱团出海”,连通了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区,先后实现了印尼雅万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莫喀高铁等项目的落地,以高科技、速度快、里程多、安全运行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也让更多的国家知道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高铁”。

  实践证明,开放发展的中国铁路,不管是运营里程、建设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其“以我为主、为我自用”的中国标准,不仅遵循了安全可靠、系列化、经济性、节能环保等原则,而且在安全性、人性化、经济性、智能化等关键方面获得世界广泛认可,让世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中国高铁创新、高铁创造、高铁智造的无穷魅力,无疑成为中国铁路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让人叹服。

  梦想与责任同在,荣耀与行动并存。在笔者看来,站在世界高铁舞台上的中国高铁,已然不仅仅代表一种交通工具,而是验证着发展道路的正确,昭示着民族精神的昂扬,折射出国家实力的进步。这意味着,作为中国新“外交名片”的中国高铁,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高奏创新引领的音律,智能制造将会弥久生香,持续成为“中国名片”最耀眼的亮色,让世界触摸“中国智造”的力量,令人振奋,让人期待。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