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引进人才格局-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媒体关注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引进人才格局

谭浩俊
2020-11-27 16:48:05  来源: 北京青年报

  11月24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网发布了2020年第五批特殊人才引进情况的公示名单,其中,女演员、歌手杨超越在列,申报单位是杨超越所在的上海简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此,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回应称,消息属实,杨超越符合上海市引进人才标准,将以特殊人才引入。

  杨超越落户上海之所以引起一些人疑议,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认为杨超越没有高学历、高文凭,资格似乎并不充分;二是认为杨超越与许多相同方式出道的娱乐明星相比,差距较大。依据去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特殊人才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经相应决策程序后,直接向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荐,经相关部门集体审议通过后,可予以直接落户,杨超越确实符合上海市特殊人才引进标准并遵循了相应程序。

  在一部分人看来,杨超越可能不够优秀。但是,对于需要人气装扮、需要流量支撑的临港新片区来说,杨超越有条件成为城市宣传大使,能够让更多人更快知道和了解临港新片区。事实上,11月25日在临港新片区“文化产业孵化中心”揭牌颁证仪式上,杨超越还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她表示,要让更多人了解临港知道临港。从促进当地宣传和发展而言,引进杨超越确实具有一定价值。

  此次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能够大胆地引进杨超越,再加上今年6月 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说明上海的开放度在提升。而再联想到杭州市能够把外卖小哥作为高层次人才引入落户,深圳市引进博士生到街道工作等等,不难看出,人才引进的多元化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人才引进不再是过去对人才笼统、僵化地引入,而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将各行各业有特殊才能的人员引进。

  人才引进过度单一化,会造成城市发展不平衡。对城市而言,如果能够多元化引进特殊人才,不但可以改善当地行业环境,也能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事实也是,在如何看待人才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对城市设置文凭、学历、职称、成果等高门槛表达不满,认为应当因人而异,不要过于强调“硬”指标;另一方面,当城市真正降低门槛,尤其是降低文凭、学历等门槛时,又常常把文凭等放在很高的位置,当城市引进没有文凭或文凭不高等人才时,存有疑问。

  实际上,城市的开放度,不仅仅表现在如何说,而在于如何做。是否真的能够敞开胸怀迎接各方人才、各方投资,这就需要有开放的理念和相应的政策支持能容得下各种人才,而不是只是标准化的人才。大城市要想发展,就必须有各类人才的支撑,也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可能使城市人才的平衡度越来越高,城市发展的平衡性越来越好,不会出现畸形发展、高低不平发展、扭曲发展的现象。显然,上海等一些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用多元化打破高门槛,用市场化给每个有特殊能力的人提供机会。如此一来,就能够形成顶尖人才齐聚、特殊人才齐聚的新格局。

  “新上海人”,难道不正是需要新视角的人才引进策略吗?没有新视角的人才引进策略,又如何让上海在新一轮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呢?总是以老大自居,也会有被市场甩在后面的时候。由此看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引进人才格局确有必要。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